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章 县令是卫仲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些在村里颇有德行的老者,村长里正,被唐湛留了下来。

“各位老丈,本侯这粮仓建造完毕,侯府也动工在即。”

“就是本侯手下,没有人手守卫粮仓,保卫侯府。”

“各位老丈可否举荐一些可靠子弟,入我侯府做事。别的不敢说,本侯保证一定如同兄弟一般待他们。”

一个老者颤巍巍站起来,激动的说:“侯爷大仁大义,我等老朽看在眼里。此番我等回去,定给侯爷举荐良家子弟,为侯爷分忧!”

老者说完,其他人纷纷赞同,各自表态。

这些老人,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看人,不会错!

他们看中的人,必定都是良家子。再不济,也是忠厚之人。

然后用这些人,加以训练,组建自己最可靠的班底。

唐湛都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那些乌合之众的黄巾军,朝秦暮楚的诸侯兵。外强中干的中央军,以及那些茹毛饮血的外族人。这些,唐湛都不想要。

他想要自己的军队。

哪怕不多。

当然,如果像是高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鞠义的先登死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些,唐湛那是非常想要的。

但是不可能。

先组建一支自己的特种部队。

人可以少点,但是一定要精。

像前些天看到的董卓的飞熊军,全身精甲,虎背熊腰。那就是让人恐惧的一个存在。

到时候先拉出一支精兵,差不多该去参加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大战了。

多么荡气回肠的史诗篇章!

自己既然遇到了,怎么能不留下一笔?

唐湛下了决心,当场就给了这些老者很多金银,让他们尽心尽力帮自己选拔人才。

几天后,唐湛选了一块坐北朝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开始建造侯府。

老者们也帮唐湛精挑细选,选来了三百六十名青壮。

听说闻喜侯招家兵,各村各乡都炸开了锅。

一时间家家少年都摩拳擦掌,踊跃报名。

村长里正的家门都快被挤破了。

然而,在这些老者的重重把关下,只选了三百六十人,带来交给唐湛。

唐湛也高兴。把这些人交给裴元庆,让他去训练。

自己带着匠人开始建造侯府。

虽然匠人们知道唐湛不是一般人。

但是当唐湛拿出图纸的那一刻,众人惊呆了。

一张张蔡侯纸上,画着侯府的平面图。

地基,尺寸,造型,都标注得很详细。

匠人们的本事,都是口口相传。

哪见过这个?

看懂了的人激动不已,惊呼侯爷大才。

看不懂的只觉得如同天书,生怕自己不会做而被唐湛赶回家,吓得抹起泪来。

唐湛知道以后,哈哈大笑。

他让能看懂图纸的匠人,作为小组长,严格执行图纸上的个个建造环节。

看不懂的,就让他们浆砌,砍伐和采购木头,采石料。

新砍伐的木头,不经过晒干处理,是不能直接用来建房的。

所以在建造粮仓的时候,唐湛就让人砍伐了很多木料,靠在干燥处,现在已经干了,正好可以用。

不光是侯府。

唐湛还为自己以后的扩张在做准备。

一些营房也开始动工建造。

镔铁,马匹。见什么买什么。

直到县令真的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你招私兵就招私兵,明目张胆的打铁买马造兵器,是要干什么?

县令很纠结。

这个闻喜侯,是铁了心不进县城来看一眼?

造粮仓,粮仓造完又造侯府。

哪有把侯府造在县城外面的?

要说他赌气,也不至于赌这么大气吧?

县丞今天又来,劝县令去给唐湛陪个罪,毕竟人家是县侯。这个县都是他的。

他要一个不高兴,直接上疏皇帝把这县衙撤了都是可以的。

没让咱搬县衙这都是大气了。

试问哪个王侯,会容忍自己封地里还有个跟自己不对付的行政官署?

罢了罢了,就低一次头。去和这位闻喜侯认个错吧。

但是县令一行人来到侯府工地时,傻眼了。

闻喜侯一身黄泥,脏不拉几的跟一群民工坐在一根木头上吃饭。

时不时还和工人们说说笑笑。

完全没有任何侯爷的架子。

经过再三确认后,县令等人确定,那个坐在原木上的人确实是闻喜侯。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县令一干人等本来想着出来给闻喜侯陪个不是,引他进去县城里找家酒楼,大吃一顿联络联络感情。

谁知这闻喜侯,竟然跟这些泥腿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