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我们的目标,地下一万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从土壤中提取氧气、为地下城提供循环空气。

通过模拟自然光,在地下城延续龙国刻在骨子里的种菜基因,继续耕种作物。

以及全息营造蓝天绿树、帮助人们回忆太阳未熄灭时的岁月……

甚至,许秋连麻将馆、烤串店、川菜馆、春节广场等的布局都进行了考虑!

这些,都是独属于龙国人的浪漫!!

有一位物理学家提问道:“许局长,您为什么……这么重视地下两千米以下的开发。您要在那里构建深部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岩石力学理论体系?”

许秋解释道:“地球的固态矿产资源,基本上都位于深度四十千米的地底。我国目前已经探明的铁矿、铜矿、铝土矿资源等,百分之七十都在两千米之下。”

“以地热资源为例,仅仅地层最外层的十千米范围内,就占据了一千两百五十四亿焦热量,相当于全世界现产煤炭总发热量的两千倍!”

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十米到一百米之间,这是人类科技力的限制。

但,人类能够探索的深度,绝不止于此。

许秋接着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将地层最外围十千米的热量收集起来,这将是地球内部产生的最富裕、有效的热能!”

“除了地表的雪,地下的化石能源,我们更应该利用的,是地球自身产生的能量,这才是这颗星球最宝贵、也最取之不竭的资源!”

“而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更希望向着地球深部进军,去破开一万米、一万五千米的深度,在更深的地底,插上我们龙国的国旗!”

“而那片区域,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地热能更是富饶得不敢想象!”

啪啪

啪啪。

掌声络绎不绝地响彻!

一位农学家又站了起来。

“许局长,您提出的,在地下进行农作物的耕种,真的有可行性吗?”

他很好奇,在没有自然光、缺水缺氧的情况下,用本来就稀缺的水、光、电、氧资源去培育作物,真的值得吗?

许秋露出了个轻松的笑容。

他说道:“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

“超级地下城的气候,将再也与时令无关!地下城内,全年冬暖夏凉,这也让地下温室的建设成本降低了许多,大约只有地面大棚农业的四分之一。”

“自然光换成LED灯光,采用水培技术,利用土壤和地表连绵不绝的大雪来提供氧气和水分、再结合深部三千米之下的煤粉、瓦斯爆炸提供电能……”

“在地下城建造农场,完全可行!”

农学家心情激动地坐了下去。

一名国土专家又提出了疑问,道:“许局长,我很好奇一点,您的草图上,还包括了在地下城开辟公路,难道……您还规划了完整的交通线路,允许人们在地下城使用车辆?”

环境学家也坐不住了,问道:“车辆的排放问题如何解决?地下城可没有流通的空气,没有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等来消化这些废气!!”

许秋点点头,说道: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的,我规划了整个地下城的交通路线,包括马路、高速公路、国道等。”

“面对地下城的空间不足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井筒式小型智能化地下停车库。”

“第二个问题,车辆排放问题。”

“能够进入地下城的车辆,也将会是我们工业系统重新设计、改造后的车辆,全新的清洁能源轿车!”

“为此,我设计了地下抽水储能发电系统、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站等。”

“可以说,经过如此多途径、全方面的资源利用,地下城,最不缺的东西……就是电!!”

许秋从地下城的农业、交通说起,

一直延伸到风景区、学院教育培训区、旅游度假区、运动休闲区、高科技园区等等,

在场的一百多名科学家,不停地倒吸凉气,惊叹之声络绎不绝。

他们仿佛在听一位大国工程师,在描绘未来地下城市的美好图景!

这一刻,所有人都开始梦寐那样的地下城……

许秋喝了一口水,说出地下城的最后一个细节,

“底下一百二十米左右,在规划中,这个深度已经不是人类居住的区域。”

“但是,这个地方,却有一个人们想象不到的妙用……”

“在场的各位,一定非常心动!”

一百多名科学家,包括邹柏涛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许局长,是什么妙用?”一名物理学家喊道。

————

兄弟们,投投数据啊!让鲜花和评价涨涨!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