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惠通桥签到,喀秋莎火..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唐山。”

“我走以后,先遣团的事情就由你负责。”

“你一定要和唐风、唐林、唐火多沟通,基地、营地、禅达缺一不可。”

“你明白吗?”

众人都离开了会议室,只剩下副团长唐火和唐杰了,唐杰语重心长的说道。

在唐家还没有能力跟国府,跟滇军翻脸之前,禅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唐家把未来都倾注到了这里。

只要禅达还在,先遣基地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入缅征战的先遣团提供兵源,不断支持先遣团在缅国开疆扩土,拿下缅国,唐家才能真正从一个商业集团蜕变成一国军政中枢。

唐家在唐继尧手上失败的基业必须从唐杰手上完成,这是十几年,多少人为之努力的心愿。

“少爷,您放心,我唐山一定会为你,为唐家守好禅达。”

唐山神色动容,语气中饱含决心和毅力。

他是唐家收养的孤儿,如果没有唐家,没有唐杰,也许唐山早就死在了难民堆里。

为了千千万万的孤儿不再像他一样无助,唐家必须腾飞,唐杰也必须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

为此,唐山乃至唐风、唐林、唐火及唐家无数人都不惜牺牲自己。

“嗯。”

唐杰继续嘱咐道:“先遣团留守人员不能闲着。”

“工兵连和辎重连除了训练之外,调出去修筑禅达通往周围乡镇的公路。”

“唐家的水泥厂已经投入生产了,务必让禅达几十万百姓凝结成一体,资源互通有无。”

“而且,你要配合唐林扩大禅达市区,在三庄、马官屯、龙王塘修筑居民小区。”

“随着滇缅战役的爆发,禅达必定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难民,特别是一河之隔的腾冲、龙陵、芒市百姓。”

“这些百姓的到来可以为禅达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他们也是先遣团最佳的兵源。”

目前,禅达的城区主要在靠近怒江的山脉方面,依托山脉,毗邻东河。

但其实面积很狭小,毕竟整个禅达的人口仅二十余万,抛开十余个乡镇,城中还不到十五万人。

因此,城区范围还是以曾经的永昌府城为主,不足三公里。

可远征军入缅一旦开始,禅达必定会要修筑机场,后世的保山机场位置距离永昌府城仅十公里。

一旦小鬼子开始轰炸机场,势必会牵连到禅达,新的居民区必须离老城区远远的。

三庄、马官屯、龙王塘都在东河西侧,距离先遣团营地很近,更容易接受照拂。

“团座。”

“唐林已经跟我提了想要让禅达的三百警察和九百辅警接受训练。”

副团长唐山说道。

“这件事,我看可以。”

“对了,你去安排一下,让工兵连和辎重连在营地对面,东河那边修个大致容纳一千人的营地。”

“要充分考虑到女兵的训练需求和生活需求。”

唐杰叮嘱道。

“营地?女兵?”

听到这两个词,唐山哪里会不明白这是要满足先遣团那几个小姑奶奶的需求,赶紧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

次日,1941年的10月13日。

上午7点,天边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

禅达的先遣团营地里,几千号人乌压压一大片站在操场上,其中还有陈小醉、春儿这些女兵。

所有人都注视着前方已经集合待命的警卫连,团长唐杰更是一身戎装,站在最前面。

“出发。”

只见唐杰大手一挥。

警卫连六百官兵分别驾驶着M20装甲车、山地越野摩托、通用卡车,开出了营地外。

那些留守营地的官兵们眼中都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这是炎黄入缅的第一只部队,虽然只是一只连级单位的小部队,但意义非常。

度过怒江的唯一一座桥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先遣团警卫连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才赶到这里。

东边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西边高耸入云的松山,一座由两条钢缆悬吊而成大吊桥横在中间,犹如

贯穿了天堑般险峻,让人叹为观止。

“嘶!”

先遣团警卫连的官兵们看到这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唐杰亦止步桥头,心神飘到了这座大桥上,

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位于滇缅公路六百公里处,做为连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

民国二十五年,华侨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吊桥全长二百零五米,跨径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七吨。

原历史上,1942年小鬼子进犯滇西,国府军将桥梁炸断,阻敌于河对岸,敌我双方隔江对峙三年,日寇始终未能渡过怒江,直到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