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四章:皇帝密旨,用心何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从赴京赶考,到衣锦还乡,不知不觉就是半年功夫。++回想其中经历的种种,绝对称得上是跌宕起伏,特别是与正阳道长的那一战,生死一发,更是凶险。

    时过境迁,身份焕然一变,已是翰林院修撰——这是每届科举状元郎的标准官方授职,而作为探‘花’的叶藕桐,则为翰林院编修。

    两个都属于清流京官,闲职。虽然没多少权力,但前景远大。简单地说,就是让人熬资格的。

    当官是个学问活,背景靠山,人情资历,还得有时运,这才能青云直上。其中的资历,大部分都得靠熬。在京城翰林院熬起,起点自是比外放当个七品县令要高许多。

    一县之尊,在地方上很了不得,可拿出来的话就不够看了,所谓“七品芝麻官”,说的便是这个。而且当县官,各种考核制度,各种晋升程序,很是繁琐,一个不合格,那就得继续蹲着,甚至有被摘掉乌纱帽的危险。

    相比之下,坐在翰林院里编撰史书就清闲得多了,看看书,写写字,当机会来临,便可走马上任,六品当起。

    这是惯态的思维想法。

    只可惜,当今时局已非盛世,而是大厦将倾的关节点上。本来仕途的梦想地“京城”,宛然已是一口大漩涡,置身其中,无数麻烦问题。稍不留神,就会被各方势力的倾轧压成齑粉。

    陈三郎的‘性’子,实在不喜欢这般勾心斗角的争斗。对于七王爷的招揽。并不理会。

    说来也蹊跷,当初进京之际,各方招徕不断,但当高中状元后,反而消声灭迹,没人登‘门’了。

    有传闻出,自从在殿上,皇帝发一通无名火,几乎指名道姓让陈三郎当状元,各方手脚顿时收敛起来。如同猫走路时收起了爪牙。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声息。至于其中内幕如何,只有当事人知道。

    反正陈三郎不想知道,是以琼林宴后。他立刻便与许珺汇合。收拾行装。要离京返回泾县。

    此回扬州,叶藕桐顺路,故而选择与陈三郎一起走。

    叶藕桐考了探‘花’。‘春’风得意,他带着书童随从,便命令下人去购买了两辆华贵舒服的马车,一辆自己坐,一辆给陈三郎两个。

    清晨,两辆马车驶出长安城,纵然坐着状元探‘花’,可也不起‘波’澜。对于京城而言,这本就不算什么。日常往来穿梭,不知经过多少五品以上的大官。王公贵族,也为数不少。

    出到城外,陈三郎撩开车厢帘儿,回望高峻的长安城头,见上面兵甲陈列,旗帜飞扬,一杆杆枪尖刀刃上,在喷薄而出的朝阳照耀下,迸发出冷冷的寒芒。

    这是一个庞大帝国的寒芒,只是不知道,还能闪耀多久。

    突然间,陈三郎若有所感,脑海世界束缚困锁住《浩然帛书》的金‘色’龙气嗡的一下,卷缩起来,更加凝实,但分明已失去那股活泼的灵‘性’威严。

    他心中一喜:果不其然,当离开京城,这龙气便失去根源,威能被大幅度削弱。

    由此也可见,天下之大,各地分割,已在根子上腐蚀了王朝的根基。原本属于夏禹的龙气,纷纷被转化被吸纳,快要形成别的潜龙了。

    陈三郎莫名又想起那位“任‘性’”的皇帝,彼此并无什么‘交’集,不过察言观‘色’,分明与传说中形象颇有出入,重叠不上,一下子变得古怪。

    “罢了,想他作甚?还是想想回到泾县如何安顿吧……”

    气息不‘乱’不灭,可知泾县无事,然而始终处于元文昌的统治之下。此番坏了元哥舒好事,能保持如此克制,本身便不大寻常。

    心头有疑窦翻腾,难以想明白。

    得得得!

    突然间快马奔腾,一队兵甲从长安驰骋而出,鲜衣怒马,内嵌黄条,竟是一队大内‘侍’卫。

    大内‘侍’卫主要负责紫禁城安全事宜,保护皇室,一旦出动,必然有皇命在身。

    马队飞快,赶到马车前面拦住。

    走在前面的第一辆马车的马受惊,扬蹄嘶叫,车夫赶紧进行安抚。

    车厢中的叶藕桐正捧一卷书看,一个磕碰,额头撞了:“老张,你怎么赶车的?”

    下得车来,见到兵甲,心中一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待行礼,就听一位领队的雄壮汉子喊道:“陈状元何在?听旨!”

    竟是来传旨的。

    后面陈三郎听见,眉头一皱,下车来接。

    雄壮领队也是下马,大步过来,将他扶住,咧嘴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