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安多里尔一手牵著一个小家伙,身后跟著个文静的蒂奇斯小族长摩瓦,在河滨广场上散步。

    丹西率军出外征战,美芙洛娃需要在家抚育刚满百日的丹凤,爹娘都没空来照料这两个小家伙。

    瘦猴高参贝叶奔赴詹鲁把持国政,红发右相席尔瓦在西线厉兵秣马,合格的帝师仅剩安多里尔一人在巨木堡。

    更有甚者,凯鲁、威达等大批将领也都随丹西远征异域,能不时来看望虎儿豹儿的叔叔伯伯里头,就只剩巴维尔、克鲁斯、丘根等少数几人。自由军团和中央军团里也有忙不完的工作,故而他们也只能一周带两个小家伙出去玩一趟,教他们练练拳,射射箭。

    大孩子里头,密尔顿跟著丹西南下观战,瓦莱娜陪著美芙洛娃做家务逗弄丹凤,能帮忙带著丹虎丹豹玩的,仅剩一个小书虫儿摩瓦。

    生于有“食人生番”美称的蒂奇斯狩猎部落,其小族长在中央走廊的宗教文化熏陶下,却成长为一个文静、善良、温和的小孩。摩瓦喜文厌武,沉静而不爱喧闹,整天埋首于宗教经义、各国文化典籍。不过,他经常给两个捣蛋鬼小弟弟讲讲故事,倒也帮了安多里尔不少的忙。

    对于摩瓦的个人兴趣,安多里尔无意干涉。作为一国一族之领袖,能够仁善对待子民,公平处理事务,亦不失为一位明君。当然,条件恶劣、人心歹毒的草原,竞争环境之残忍出乎想像,安多里尔心中已经在默默策划,待摩瓦返乡执政,必须为其配备一位富有进取精神的副手,担任蒂奇斯藩国的军事总长。

    安多里尔白天忙于公务,但下班后却喜欢带著三个小孩出去走走,到河滨广场上散散心。就像慈祥的长者乐意跟孙儿辈的人待在一起,这个一生孤寂的老人,也确实把丹西的家当作自己的家,把领主府里的几个孩子,视为自己的亲生孙子孙女一样爱护。

    作为猛虎自治领举办加冕、阅兵、出征、凯旋等各种国家庆典和仪式的法定场所,在接近两年的和平时光里,河滨广场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整治。

    在纪念猛虎军团打败麦芽与枯叶城联军而于此正式建城的凯旋柱旁,又兴建了第二道凯旋柱,用以纪念第一次卫国大战的胜利。这道凯旋柱仍以螺旋形浮雕反映猛虎军团北拒蛮族,反攻草原,中央郡军民齐心协力,打败走廊联军进犯,等宏伟的战争图景。

    在凯旋柱旁增建了一座阅兵高台,高台前竖立著一块白玉石碑。石碑上镌刻《自由权利约书》,以法律的形式将政府与自由之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确定下来。

    广场的南端,圆穹顶的国家大剧院,广场的北端,八角形的国立大图书馆,都在加紧施工兴建。

    花坛、草坪、喷泉等附属设施,在广场上也增加了很多……

    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自治领政府确实是在大把撒钱,疯狂进行内政建设,除了农田水利、路桥商贸、运河港口、堡垒要塞等经济和军事项目外,教堂等宗教设施,广场、花园、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也在成批成批地破土动工。

    在继续坚持实用为主的前提下,猛虎自治领也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和国民内在凝聚力层面的建设,为打造一个长盛不衰帝国奠定稳固的基础。

    当然,如此多的工程项目,需要耗费巨额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就连一向出手阔绰的自治领政府,也开始感到财政方面的压力,短期内虽无支付危机,但也渐渐有捉襟见肘的苗头。不过,丹西和安多里尔等人却似乎并不担忧,对国家的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很多人都不禁要问,为什么丹西开创的猛虎帝国,在武力扩张的过程中,总是通过减免税赋这种办法来争取被征服地区的民心,而同时又能保持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

    有人归结于帝国的饕餮鲸吞,抢掠他国财富;有人归结于丹西对商业贸易的重视,对汇利钱庄这架提款机的巧妙利用;也有人归结于统治集团在这一阶段的勤俭节省,归结于开国帝王个人的伟大品格和超人的自制力。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却见表不见里,看到了现象,却未能探究到本质。

    农业社会是以粮食为主要消费品的种植经济。粮食的特点是生长期长而收获期短,农民必须把粮食储存起来陆续消费,这一情况为盗贼偷窃和强盗抢劫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因定居农业生活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两种方法来获得生存,一是自己生产,二是偷抢他人。

    为对付偷抢,农民需要为防护劳动成果而投资,如修建谷仓、扎上篱笆、饲养猛犬等。不过,这种投资只能防范个别的、小范围的偷抢行为,面对著成建制、大规模的抢劫掠夺,农户和村庄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时候,就必须有人提供大范围的“保护”,如果没有人提供这种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持最基本的社会秩序,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正常地维持下去。因为没有了生产者,偷抢者同样会饿死。

    从这个角度来讲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