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诚如卡拉曼所分析的那样,在数月僵持之后,持续一年多时间、历经多次拉锯的两盟半岛宗教战争,平衡局面突然被打破,形势急转直下,直令人措手不及!

    蛟龙军团全歼敌军之后,立刻南下,不断对半岛南部沿海地区用兵。本就兵力薄弱又遭马赫迪抽调,半岛南部的各座港口城市根本无法抵御来自海上的侵袭。蛟龙舰队驶过之处,各座海港纷纷降下星月幡,竖起十字架。

    查理的海上进攻,采用的是蛙跳战术。

    舰队先自海面攻取一座座大型港口,取得陆地立足点。接着,海陆并进,协力齐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沿着海岸线把敌控区悉数变为己控区。最后,以舰队护航,以港口为依托,从后方不断运送陆军兵力至敌后,开始向内陆地区深入。

    就这样一路蛙跳,短短三周之内,蛟龙舰队的兵锋就已接近中部大陆最富庶的城市——萨格尔。

    别亚的内陆反击则恰好相反,采用渗透加拔钉子战术,先面后点,先易后难。

    半岛义勇军先进行幅面横扫,在敌后领土上一片片涤荡碾踏,把广大的乡村市镇控制到手中,接着再拔钉子,一个个地攻占大中城池和强固据点。

    别亚这么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井盐市战役中,别亚虽然依靠地道袭营及人海战术夺取了最后的胜利,但为了消灭那伙狂热的圣战分子,义勇军自身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四万圣火狂徒竟然拉了八万义军垫背,令别亚大感兵力不足,捉襟见肘。

    为了补充兵员,必须要先扩大地盘,掌控更多的人力资源。先占地,然后再发动民众,征募义士,蛊惑、裹胁与利诱三管齐下,扩大队伍,方能集结出足够的兵力。等义军如滚雪球般壮大后,再围攻城池,拔除据点,将整片地区吞入腹内消化掉。

    海陆两军虽然相互配合呼应,但查理与别亚之间也隐有竞争之意,潜意识里都有争做两盟战争最大功臣的想法。

    两支军队都在马不停蹄地攻城略地,急遽扩张,把土地和民众从异教统治中解放出来。短短三周时间,帝国后方被捅得稀里哗啦,撕得七零八落,半岛南部的半数地区插上了神圣联盟的旗帜。余下各帝国控制地区,也一小块一小块地,零乱地散落半岛南部各地,被敌人重重合围,陷入各自为战,朝不保夕的苦境之中。

    在这些地方,惟有两处还算井然有序,军队的编制也算完整和集中,牢牢地控制在沙漠帝国的手中。

    一处是萨格尔。

    马赫迪带千余骑兵突围后,立刻向萨格尔逃逸。

    自飞梭、古土两城及其他内陆据点跑出来前往井盐市增援的守备部队,伪军听闻战败后大多散伙而逃,但两万多帝国正规军却绝不可能就此放弃。他们当然不敢前去复仇,听闻皇子战败的消息后,也不再返回原驻地,而是绕开势头正旺的义军,率部南逃。别亚一场恶战后也不愿马上堵截再接着来一场,故而也批亢捣虚,返身把兵力非常薄弱的飞梭、古土两城拿了下来。

    与这些先增援后逃窜的部队相继汇合,一路上又陆续收集残兵败将,再加上到达萨格尔后整合当地驻军,马赫迪获得了两万五千帝国正规守军,外加四万多伪军,形成一支总计六万五千人的部队。依靠这股力量,马赫迪开始在萨格尔附近构造防御圈,意欲固守这个最后的撤退据点,等待父皇前来会师,然后再做商议。

    应该说,马赫迪断然抛弃中途各城,一直撤退到萨格尔方才停住,确属高招,并未因惨败而失了方寸。由于海陆战场上连续失利,在这场雪崩式的后方战场大溃败中,只有集中兵力,方才有制服汹汹叛潮的可能。萨格尔既是大陆中部最大、最繁华也是最南端的城市,更是帝国进攻半岛或撤退本土的最后踏板。倘若失去此城,帝国远征军将被困死在半岛中部,连跳海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处则是以圣杰西城为中心的主战场一带。

    不管怎么说,二十五万帝国远征军主力摆开架势,如此数量和质量的正规部队,绝非民间义勇军敢去触踫的。

    无论蛟龙舰队也好,半岛义勇军也好,都知道自己的份量,知道在战争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查理和别亚都小心翼翼地躲避这支敌军主力,与他们隔开相当远的距离,不去招惹这群沙漠狂徒,而把这根硬骨头丢给丹西去啃,自己继续在敌后战场上纵横驰骋,把他们的腹地掏空,把南部半岛的后方驻防区啃得支离破碎。

    两盟半岛是一个蜂腰型半岛,细蜂腰恰以圣杰西城为中心,形成一道宽仅百公里的狭地。这片狭地是天然的陆上防御地带,也是两盟长期对峙的前沿,本次宗教战争中,沙漠帝国和神圣同盟也把对垒僵持的主要战区设在了这里。由于艾哈迈德主力大军的威慑力,距离前线以南五十公里处开始,无论蛟龙舰队还是半岛义勇军都不敢涉足踏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百公里,宽五十公里的狭长的矩形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