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章 革除党争(求鲜花!求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王安石见皇上用司马光砸缸的事情堵住了司马光的嘴,显是力主变法之意,心中正洋洋得意。

哪料皇上也没给他什么好脸色,立即打断了他的话:“王卿家,司马光虽救出了小孩,但缸子已破,以后拿什么来盛水?”

王安石道:“皇上,这缸子自然比不得人命,世间安得双全法?”

赵佶摇了摇手,又问道:“朕的天下,现在好比一个病入膏肓之人,依爱卿之意,当何以解救?”

王安石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对症下药,猛药攻之,肉食补之,方可无碍。”

章惇等革新派的人也都暗暗点头,觉得有理。

不想赵佶却是哈哈一笑,“若如此,国家亡矣!”

章惇和王安石点心中都啊地一声,差点没叫出来,显得很吃惊,面面相觑,正不知皇上话中之意,王安石狐疑道:“臣说的乃是至理,何错之有?”

“袁公公,去传一名御医来。”

赵佶也没再跟王安石说什么道理,让袁和去传御医。

百官又蒙了,皇上又想搞什么,变不变法跟御医又有什么鸟的关系?

没一会儿的功夫,戴御医已到朝堂之上,礼毕。赵佶道:“御医,朕记得以前郑皇后病入膏肓,是你医治的,可曾有这事?”

戴御医道:“是的皇上,是臣亲自把脉开的药方。”

“你当时是如何给皇后看病的?”

“皇后娘娘当时病体微弱,乃因疲劳所致,御医们开了药方,却也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臣知道情况后,先是让娘娘吃一些清淡之物,每日也只与少量的药物调和,待五脏六腑渐渐好转,方攻之以猛药,补之以肉食,修养三个月方后便好转了。”

赵佶微微点了点头,笑道:“你治病有功,说话也有功劳,赏玉带一条,黄金十两,下去吧!”

待御医欢天喜地地下了朝堂后,赵佶才将一双得意的目光看着王安石。

王安石似乎也听明白了一些意思,问道:“依皇上之意,是老臣太过激进?”

赵佶道:“你和司马卿家为国为民之心,朕是知道的,可是你们不分析自己不足的地方,却要相互攻击,水火不容,弄得天怒人怨,实在有负圣望。”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跪倒在地:“臣罪该万死。”

“好了,现在不是论罪的时候,而是想着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摒除弊端,拯救国难,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两位卿家都是朝中老臣,应该和睦相处,为朕效力,如此则国强民富。”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虽然经皇上调和,但心中依然有些不服:“依陛下之见,那该当如何,变法要不要推行,请皇上示下。”

“变,当然要变。不过,也不能像王卿家那样太过激进,也不能像司马卿家那样一成不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国家兴盛有望。”

“皇上圣明!”

群臣无不叹服,以两件小事把整个国家的现状淋漓尽致的透析出来,可谓精辟入理。且皇上以德服人,群臣心悦诚服。

“看到两位卿家和睦,朕心甚慰。擢升王安石为太师,左丞相。司马光为太傅,右丞相。蔡京虽欺君罔上,但多年以来,对朕忠心耿耿,罢免丞相之职,贬为少师,以示惩戒。”

“臣谢旨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轼!”

赵佶目光忽然看向了年过五旬的苏东坡,深知他可是当朝文宗,朝堂可不能少了他,否则那就天理不公了。

苏东坡刚才听了皇上的那番论词,也是五体投地,他以前直觉皇上昏庸,看来自己是看错了。他虽然是司马光一党的守旧派,但他却力主改革,只是不想王安石太过激进,所以他几番上书而得罪了革新派,同时也被守旧派说他是革新派一党,一方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屡次被贬。

对于皇上此举,苏东坡心中是说不出来的激动,站出来道:“臣在。”

赵佶笑道:“爱卿乃当世奇才,不仅是大宋文宗,且治国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说爱卿在凤翔,密州,徐州以及湖州都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可惜缕缕招贬,朕也替你感到惋惜,现在朕擢你为少保、参知政事,兼翰林大学士。”

“谢主隆恩!”

“章惇,朕擢升你为翰林学士,兼御史大夫。苏辙为翰林学士兼太子少师。黄庭坚为翰林学士。李纲为枢密使,兼御史中丞。高俅贬知枢密院事。韩中彦任户部尚书。”

“谢主隆恩!”

赵佶一下子把蔡京和高俅贬了官,重用了苏轼和苏辙,心中甚是得意。

不过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人,一个是老顽固,一个是拗相公,能不能好好的合作,还是另外一回事情。况且变法该如何变,也还是一个大问题,不是随便说一句话那么简单,要是弄不够好,那就是狂风暴雨,国家恐怕也要被弄垮了。

“司马卿家,王卿家,朕让你三日内拟定出变法条例,然后交由朕预览。”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