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章成长的烦恼(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张翠的离开,对秦寿生的打击,比他母亲离开时更大。

    母亲离开时,秦寿生只有五岁,并不太懂事。有了张翠的存在,秦寿生把对母亲的一切思念,都寄托到张翠身上。张翠就相当于秦寿生的母亲一样。张翠走了,相当于秦寿生又一次失去了母亲。

    没有了“母亲”的约束和呵护,秦寿生变“坏”了,开始不听话了,开始愿意打架了。

    农村的孩子野性未驯,时常打架。

    这都是受山里风俗的影响。山里人不律,只讲道理。道理讲不通了,就用拳头解决。连秦开泰那样的“文化人”也不能免俗,时常和人打架。虽然多数时候都是秦开泰失败,但他还是乐此不疲,越被人揍越愿意打架。打到最后,村里人都“怕”了,见到秦开泰,都躲着走,不愿和这个自从老婆走后就变成疯子的家伙一样见识。

    以前,有张翠的呵护,小孩子都不敢欺负秦寿生。在张翠走后,不少孩子都开始欺负起秦寿生来。

    对比他大的孩子的挑衅,秦寿生心里害怕,却牢记着张翠的教诲:别人欺负你的时候,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了,你就狠狠地打他们。你是个男人,即使打不过他们,也要像个男人的样子被人打。不要像以前那样,被人打了,就哭哭啼啼地来找姐姐帮忙。

    被人欺负的时候,秦寿生就壮起胆子,和别人打架。结果当然是他被人好一顿胖揍。有时候,秦开泰和对方的父亲也一同上阵,上演一出上阵父子兵的好戏,也演出爷俩都被人揍了的好戏。

    几次挨揍下来,秦寿生现,那些大孩子确实不是他能对付的,老爹秦开泰也不是膀大腰圆的壮汉,何忍闹起来,只能是吃亏。他只好老实在家呆着,不敢再和那些大孩子打架。

    秦寿生把目标转向村里岁数比他小,长得比他弱的男孩。在他们骂自己是杂种的时候,秦寿生会毫不犹豫地揍他们,把他们打得嗷嗷叫。

    通过打架,小小的秦寿生知道了一个道理:不能和比自己强大的人打架,但可以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看见小孩们惧怕的眼神,秦寿生觉了拳头的好处:它可以让别人怕你,不敢欺负你,也可以让你欺负别人,让别人怕你。综合起来,就是恃强凌弱。

    “等我长大了,有力气了,我用拳头去揍那些城里人,把妈妈、张翠姐姐给抢回来。”这是秦寿生幼稚心里的真实想法。

    张翠走后,秦寿生上了几天的学前班,直接就上了小学一年级。

    小学在旁边的村里,离秦家村有一段距离。秦寿生上学,需要走十几分钟,才能到达学校。

    学校的校舍不错,两排老旧的瓦房,窗明瓦亮的,是附近十里八村最好的房子。那宽大的操场,高大的篮球架,几个单杆,还有那几百个十几岁的孩子,让秦寿生在震撼和好奇中喜欢上了这里。

    上学的时候,秦寿生一般都跟嘎子和狗子一起走。孩子打架,都没有隔夜的仇恨。时间长了,反而觉得彼此都不错,何况,要是和别村的孩子打架,他们还要站在同一个阵线呢。很少离开村子的秦寿生,就跟着嘎子他们一起上学去了。

    小学一年级分两个班级,秦寿生分到了一班,班主任是邻村的韩菊花老师。

    韩菊花小学都没有念完。按理说,不应该当老师的。她能当上老师,一是她的父亲在文革的时候被冤枉致死,乡里照顾她,就让她当了老师;二是小学生也好糊弄,教个一二年级肯定是没问题的。

    刚刚上学,秦寿生非常好奇,也很老实,有着和别的学生一样的拘谨,和别的同学一样,将老师当作圣人一样崇拜。对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秦寿生都深信不疑,立志要做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学生,长大了当科学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秦寿生的脑子很好用。估计是继承他父亲、母亲的优良基因吧,或许是他那城里来的母亲从小的教育起了作用。每次老师做的测验,秦寿生都考双百。

    这样老实听话的孩子,没有老师不喜欢的。

    韩菊花把秦寿生当成了宝贝,有事没事地总夸他:“大家要向秦寿生同学学习,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韩老师刚夸奖完,下课的时候,秦寿生就和人打起来了。

    一个邻村的少年,撞了秦寿生一下,又骂了他一句,两人就撕扯起来,一顿好打。

    韩菊花知道了,把秦寿生叫到办公室,要好好说说他。

    在秦寿生眼里,班主任老师那是上帝一样的存在,是正义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神仙。秦寿生可以对父亲的说教不屑一顾,对别人的嘲讽毫不在意,却非常在意班主任老师的每一次赞扬,每一次批评。

    当老师叫他去办公室的时候,秦寿生心里惴惴不安,害怕被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