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224峦山香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小苕溪流域原是处低洼沼泽地,高岗处是乱坟地,民国年间曾一度作枪毙人的刑场。//www.ops8.CoM 无弹窗 更新快//[ ~]-
    “东风农场”接待“农业专科培训班”“培训教学”的是一名参谋,姓徐;高个,浓眉,不苟言笑,处事严守“条例”。除了随时为教学作好服务工作,他始终和“培训班”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默默地候在一边。

    沈双林说,“徐参谋每天二个礼,一个请。”

    意思是“培训班”到东风农场去,徐参谋每天会在渡口迎接,晚上到渡口送行;他都行一个标准的军礼。中午十一点三十分,会按“条例”通知肖杨,“开饭的时间到了,请老师和学员到食堂用餐。”

    西苕溪北岸是桑林郁葱山丘,南岸是“鸀色的海洋”。早稻己抽穗,风拂“浪翻”,稻花闪现;行其间,心旷神怡。真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东风农场政委罗大霖立在办公室窗前;他面色冷漠,眉结紧蹙,不时用望远镜看一下这批不协调的人。

    罗大霖从内心里反感这些所谓的“培训班学员”;只是农科所是农场的“技术支柱”,他不能、也不愿意与农科所里由此产生芥蒂。( ·~ )三天来,这些趾高气扬,穿看干净整洁的衣服,在机耕道上指手画脚,高谈阔论。引得汗流浃背,浑身泥土的战士流露出羡慕、嫉妒,甚至怨缀的目光。

    在东风农场带兵,罗大霖最头痛的是“外部环境”的诱惑;为“抗御”蚕种场养蚕姑娘带来的不良因素,农场时时以“南京路上好八连”来教育、鞭策战士,还“封闭”了西苕溪南岸。可有些战士利用巡逻,总向北岸窥视;站岗的更是目不斜视地严防河边洗衣的姑娘“入侵”。

    千方百计地抵制“香风”,却恭恭敬敬地迎进了“邪气”。罗大霖不明白,地方的领导们怎么会精挑细选出这么一批“接班人”?有的“培训班学员”的架比老师还足;昨天,三连四排的战士们送肥到去旱秧地,正好与这批人在机耕道上相遇;四排长尊重他们,让战士们退到田埂上。他们中间有人竟然掩鼻而过,使送肥的战士们气愤不已;三班战士“小山东”回避不及,慌乱中险些跌倒,肥水四溅。农场的肥料是经“沼气池”发酵过的,臭气大减,只是黑黝黝地难看。有个“大背头学员”冲着战士大声指责,徐参谋忙上前劝解;倒是有三、四名学员,挺热情地关心战士,一个穿黄军裤的学员还坚持帮“小山东”把肥挑到旱秧地。这小伙不错!今天他……在旱秧地帮着播种,还同四排长有说有笑地;这小伙怎么这眼熟?

    吃中饭时,四排长奉令来到场部;听罗政委问起穿黄军裤的学员,四排长露着“虎牙”笑,说:

    “政委,你应该认识他呀!他就是我们去年太湖营救的‘钱北知青’林木森呀!”

    罗大霖说:“难怪我瞧着怎么这眼熟,这小伙出息了!”

    “就是。”四排长说,“政委,不是我有意违反纪律;这伙人里没几个比得过他的,战士们都夸他。[ ~]政委,要不要我领他来见你?”

    “好啊!”罗大霖欣然应承;当四排长走出办公室,又被叫住了,“四排长,单独和他见面,会引起其他人的误会;这样,你与他保持联系,看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事?另外,你叫徐参谋来-趟。”

    “培训班”下午返回时,是四排长送行;说,“徐参谋出差了。”

    七月一日是周六。农科所举行了“庆祝建党五十一周年”大会,通知“培训班”下午自学。

    林木森的心思全在“旱地育秧”上,回到农科所吃晚饭时;才发现学员十有六七都因“有事告假”回去了。林木森想今晚的班车己赶不上了;一下午去钱北打个转太仓促,干脆约徐武、金德江明天下午去湖兴城。在红旗茧站吃了老丁头的粽后,林木森总惦着那喷香油糯的味道,想去“同春楼”解解馋!

    “徐武,德江——”

    兴冲冲地赶去,宿舍房门紧闭,窗帘严实;林木森叫了几声无人应,他很是失意,转身要走。

    房门打开一条缝;屋里灯光映出来,正照在他的脸上。听见丁慧丽招呼:

    “林主任,进来;快进来!”

    林木森推门而进,欲退已迟。宿舍里就丁慧丽一人在,她穿着徐武宽大的白府绸衬衣,下身一条红色三角裤,袒着大腿,招呼他坐。见徐武的床上棉毯皱乱一团,林木森忙问:“徐武,德江他们呢?”

    “他们一早就回钱北了。”丁慧丽端过茶,冲他-笑,说,“林主任是上‘台面’的人,怎么这样怕羞?骗你的!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