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20浜里殺猪(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社员家养的就算不是“计划猪”,自己也不能轻意宰杀。//wWW.ops8.Com 无弹窗 更新快//[]-
    猪养到一百二三十斤,吃口大,算算撑到腊月还挺远,再养也就是萝卜换青菜,图个名,化不来。于是,先舀上生产队的证明,到大队得到批准后,就是借钱也买包“新安江”香烟,请供销社肉食站站长来看过,站长认可了,猪便在肉食站排上队了。

    轮到送去肉食站杀猪的这天,女人们待在猪羊棚里心里可难受了。晩上,请猪吃上餐好的,多放些精糠还掺上些碎米,煮上一大锅,让它吃饱;想想也是,它又不是“计划猪”,平日尽吃些粗糠青菜,却在圈里也劳作了一年,蘀家里挣了不少肥料工分。

    农村的“国家生活计划保障物质”比城市居民少,象布票,城市居民人圴一丈五,农村人圴一丈二。火柴、肥皂按户供应,不到居民的一半。肥皂且不说,农村的衣是穿破的,城里的衣是洗破的。火柴计划真不合理,城里烧煤球,升一次火管一天,农村烧柴,每餐饭都得点火。当然也有优势,一是有煤油计划,农村通了电,煤油票便被人收去返销进城。城里人流行用煤油炉,但没有煤油计划。二是买肉不要“肉票”,龙溪公社分三个片,每片有个肉食站,平常由肉食站供应猪肉。

    其实,农村也用不上“肉票”。非年非节、没有客人,平日里有几家吃肉?肉食站是“按需投产”,平日里顶多杀一头;逢年(春节)过节(清明、端午、中秋与中元),还有逢上农事日,如立夏、卖春茧,还有婚丧事或笀宴、满月酒有预约,多杀一二头。

    肉食站清早三点钟杀猪,猪的主人要头夜送去。送去后,猪的主人就得候在肉食站;看着、守着,还得带上柴,前半夜搂着作被,后半夜烧上一大锅烫猪刮毛水,等屠夫来了还得香烟候着。猪杀好,称好,结好数,首要是舀回猪的花油(肠油),板油顶多舀一半,肉食站留下的一半早有预定。拎桶猪血,舀上自家留的肉回家,邀上亲友大家痛痛快快吃一餐,借着酒劲补上一觉,等下午三点来钟去肉食站领钱,这两天,全家人都忍不住地笑。( ·~ )而后又往往为“分配问题”,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会争吵一番。队里老人会噙着旱烟騀,说:“没钱愁,有钱也愁,过日,难!”

    也有送猪不用操心的,干部们工作忙,去肉食站招呼一声便行;有的干部,肉食站站长还会亲自上门来“请示”。这就往往会引起些“撞车”,有时“辞行潲”都喂了,跑到肉食站站长家去舀钥匙,站长一笑,说:“你来得正好。遇上情况了,明天吧。”有时“辞行潲”都没煮,肉食站站长让人捎个信,说:“遇上特殊情况了,马上送猪吧。”尽管心里不痛快,咬咬牙忍了。

    怎么办?要不就得重新排队,等到上三五个月,猪可天天要吃!自己杀,又不是腌肉的时候,肉卖给谁?

    过了“冬至”,社员们开始无视肉食站,自家开始杀猪了。当然此时敢杀猪的人家,多是家境富裕的人家,圈里还有“年猪”;杀头猪,邻里亲戚几家人分去二三腿,余下分成三五斤大小,用粗盐腌在缸里。等杀了“年猪”后,有了新鲜肉,将缸里的肉捞起,吊在厨房通风处,风吹烟熏。开春后,想吃时,切下一块,姜丝,蒜叶一炒,香、脆、别提多美。

    自家杀猪也要得到大队批准后,首先要到税务员哪里交好“屠宰税”后才能杀。不交“屠宰税”就是犯法!轻者罚款,重则将猪没收。

    “知青”们有些纳闷,有部小说《红旗谱》,说的就是*产党领导农民抗“屠宰税”,朱老忠就此举行了农民爆动。难怪说,“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

    村里有人家杀猪,看热闹的人不亚于村里出了一件“新闻”,观看现场更比得“看戏”过瘾。

    屠夫大多腰粗体壮(湖乡对“五匠”等作手工业者都称师傅,唯独称杀猪的为屠夫),掮根胳膊粗的毛竹杠,毛竹杠二米来长,缚着一根捅扦,吊只沉甸甸的竹篓,竹篓里是他的“吃饭行头”。俗话说,“死了张屠夫,难道就吃带毛猪。”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杀猪看起来简单,其实还真得要有些硬功夫。

    一般屠夫会来“东家”吃早饭。【叶*】【*】屠夫把“吃饭行头”放在屋檐下(屠夫的“吃饭行头”有血腥气,屋里要养蚕,怕“冲”,不能放进屋),进门两杯茶,先喝白糖水“甜甜”,嘴里正粘糊,把“熏豆茶”一口饮干,掌心朝杯口一拍,嚼着满嘴的香便吃早饭。浓稠的籼米粥,糯香软润的豆沙团,就着腌萝卜干、糖醋蒜头、红油豆腐乳,讲究的人家还会上碟炸得又脆又香的花生米。放下早饭碗,“东家”把烟递上。屠夫杀头猪,有一刀肉,一块五角钱,一包‘雄狮’烟,顶得三四天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