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五章 回国安排(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当身在美国的王云峰对吕龙念念不忘之时,他却不知道,如今的上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wWW.ops8.COm 无弹窗 更新快//

    “第一批来沪的工人都安排好了吗?”吕龙望着热闹的工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片工地之大,一眼望不到边,在远处竖立着一幅巨大的规划鸟瞰图,让人们远远的就能清楚的看见,而在规划图上清楚的标明,这里在未来不久就会被建设成一片居民区。

    “目前已经安排了大部分,但是人数太多,而且各国工人和当地人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诧异,为移民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乌梅说的很笼统,并不是她不仔细去统计,而是五十多万外国工人充斥在整个上海建设工地上、厂房车间里,人流量非常大,他们之中每个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统计起来非常困难。

    而且按照吕龙的指示,对待这第一批外招工人,必须优待,所谓的优待,则是指:按劳分配,以能力划分待遇。

    其中那些高级技工、工程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员、科学家等等,这些人在安排居住和工作条件上则是第一序列,有甚者吕龙还为他们准备了西洋式别墅。

    吕龙的这种行为,让许多兴华党的人有些看不过去,虽然怒不敢言,但是底下都传开了,吕龙这是崇洋媚外。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一般都是一些底层的兴华党人,在高层之中,许多人则非常赞成吕龙的做法。千金买马骨,吕龙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这招了,自然是熟车熟路。

    “玉兰传来消息,旧金山的华人学校办的很成功,不仅得到了在美华人许多知名人物的赞誉和支持,而且美国政府也专门下达了政令,支持华人在美兴办教育事业,可以说老板你开设的旧金山试点已经成功了。”乌梅兴奋的说着,她并不是在拍吕龙的马屁,当初吕龙提出“整合在美华人”这一观点时,就连乌梅这些吕龙的铁杆支持者都很不解,但是看看如今的效果,兴华党虽然在国内受到国民政府的封杀和打压,可是在西方国家,在华人圈子里,在那些外国教育家眼里,兴华党已经是名誉满大半个美国了。

    而且最让兴华党人兴奋的是,通过在美兴建华人学校,提高了华人之间的凝聚力,让他们时刻关注祖国发生的一切,当然这一切是在玉兰引导着她们的视线和舆论。并且乘机整合华人资源,要知道在美华人数千万,他们之中的才能出众者多不可数,而且多数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接受过美国良好的教育,他们之中有闻名中外的大科学家,有名誉满天下的大商人,有工程师,有教育者,有为祖国兴旺而努力的爱国者。

    当吕龙通过华人学校,把一批又一批在美华人组织起来,培养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然后把其中愿意回国效力的华人输入到上海,输入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可以想象,这是一群何等强大的人,又将爆发出何等巨大的力量。

    可以说吕龙这一招,是前人不敢想,后人无所从,除了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能实现。

    “千金买马骨,赵强他们私底下都这么说我,但是我觉得,我现在做的可比千金买马骨实在的多,而且也广泛的多,看看这些人,他们有能力,有智慧,但是在没有遇到咱们之前呢,不依然是默默无闻之辈,甚至一日三餐都是个困难。”吕龙虽然说的话很淡,但是他语气之中的不满,乌梅听的是一清二楚。

    不知道为何,自从兴华军打下上海之后,吕龙内心就像是掉进了岩浆之中,火热的几乎能把天烧一个窟窿,他的思维,他对每一件事的见解,已经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乌梅默默的听着,最近吕龙的变化都看在她的眼里,尤其是唐颖和自己老板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融洽了,而且自己的老板最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上海的大建设上面,似乎忽略了很多东西。

    “王云峰他们就要归国了,玉兰传来消息,他会重新派遣我们的人去接管王云峰的工作,同他回来的,还有一批华人学校的教师,总算可以缓解一下如今上海的教师紧张热了。”

    吕龙闻言,心里则是一动,他想起几天前黄义给他的报告,黄义从眼线那里得来,红党高层对兴华党海外事业极度关注的消息,甚至已经派遣人员去美国了。

    而在美国有谁能让红党这么关注,吕龙一下子就想到了王云峰,对于这个从当初猪仔船上救下来的红党人员,他当初只是抱着有才可用就用的想法,从未关注过王云峰背后的党派,但是从美国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这位红党人就算是远离大陆,隔着五六万公里的大洋,依然在死心塌地的为红党工作着。

    “老板,我们也许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