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战争阴云又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四百四十三章战争阴云又起

        宋辽两国之间的边界划分,太行山以东是以白沟河为界,太行山以西比较复杂一些,蔚州一带以秦王台为界,朔州附近以黄嵬大山分水岭为界,武州附近以瓦窑坞分水岭为界,应州附近以水峪内分水岭为界。

        这些地方都在雁门关北面不远,乍一看这样划分挺细致的,其实不然,因为些边界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走向不定,没有太行山东面那样有白沟河可以清晰的分割开来,所以很难确切地指出分界线具体在哪里。

        加上两国间对地名的叫法不同,太行山以西便存在着一定的土地争议,象朔州附近就存在三十多里宽的边界争议,最少的蔚州附近也有十里宽的边界争议。

        平均算来,自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宋辽之间的边界线上平均存在二十多里宽的边界争议,近百年来两国间打来打去,谁也奈何不了谁,那这些存在争议的土地办?

        好办那就搁置争议,共同……不开发

        这样就平静了吗?不见得啊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这长一条分界线上,平均丢荒二十里宽,这得有多少土地啊,要是拿来种粮食,那得养活多少人啊?这就么白白掉荒了,谁看着不眼红啊

        就算不种粮食,里面长着无数的树木,砍来卖这也是财源滚滚啊

        大宋自赵老2战败后,整体上比较老实,很少有人敢去打这些边界资源的主意。

        而辽国恰恰相反,他自认是老大,比较嚣张些,一直以来,辽国经常派兵到有争议的界线上伐木。

        今年正月未过,辽国人又来了,但这么多年来,辽国人只砍不种,树木也总有伐完的时候,看看宋境这边高大的原木参天遮地,再看看缓冲区内剩下的那几颗歪脖子树,辽国人一想,反正是花力气砍树,为不砍点好的呢?

        于是便砍过界了,没大不了的,不就是砍点木头吗?难不成宋国还敢为这事向辽国叫板不成?

        果然,辽国人挥汗如雨砍回无数木头,在辽国边境内堆积如山,宋军只是远远的看着,没有人敢上来吭一句,辽国人的睥睨地看着宋军,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结果辽国人高兴太早了,到了晚上,繁畴知县李广益派人把辽国砍回的木头一把火给烧了

        这一招很绝

        你拼了老命,费了吃奶的劲儿砍回一大堆木头,我只是轻轻松松的放把火就行了,反正咱大宋不差钱,这点木头还没看在眼里我气死你

        辽国人果然怒气冲天,暴跳如雷能不暴跳如雷吗?换你去试试这大冷天砍得一身臭汗,才砍回些木头,你倒好,一把火给我烧光了我容易嘛我?

        那办?还用说吗?辽国人的传统就是用拳头,兵来攻繁畴,打算把李广益收拾了,没攻下来,便纵兵在城外掠夺

        这也没大不了,至少辽国人是这么认为的,这也是他们的传统之一,这么多年来常干,他们还给这种行为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叫打草谷。

        可这回似乎有些不同了,此事传回东京后,大宋朝廷很气愤,赵祯亲自发去国书表示抗议,并作出严正交协,要求辽国交出抢掠的凶手,由大宋加以严惩

        辽国人笑了

        因为傻子都,只有那些懦夫才会去搞抗议说严正交协

        强者通常是你打我一拳,我直接就回砍一刀,甚至把你家给铲平了,谁跟你去抗议啊

        大宋看来还象以前一样,没点底气啊

        辽国直接对大宋的抗议无视了

        但这回大宋接下来的反应却大大超出了辽国的预料,抗议一回,那叫先礼后兵,谁让咱大宋是礼仪之邦呢但你不能再去抗议第二回,不然就成猪在叫了

        到三月份,辽国人开始心跳加速了事情不妙啊大宋第一次抗议过后,便开始闷声不响的向河东、河北调兵遣将

        调了多少?耶律宗真火速让人去查,这不查还好,一查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这个数字不是几千,也不是几万,而是三十万去年伐夏所有的精兵都在向宋辽边界调遣

        大宋这是要干嘛?

        别问了,只要不是傻子,都大宋不会没事将几十精兵调到河东河北来玩耍了这下耶律宗真心惊胆战的同时,勃然大怒立即招集南北两院枢密使,五京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