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八章 征文名次揭幕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正在孟唐以键盘疾书的时候,时间慢慢来到了上午十点。

    苏城市中心,风华出版社的标志性二十层大楼之下的广场中,早已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其中人声鼎沸,不少人在交头接耳,谈论着有关征文的事情。

    不过,待到十点过十分,广场内的讨论声逐渐小了不少。此时,身着白色西装的林天奇一脸微笑地走上广场上的高台。这林天奇,是风华出版社背后老总的儿子,这次他的父亲也在有意考验他的能力,所以便将征文的事情交给了他来全权处理。

    自然,这林天奇就是腾飞网上的诸神战场。自从上次在孟唐那方得到《赤壁怀古》之后,他就销声匿迹,其实不是故意离开,而是下定决心要将征文的事情办好。

    经过长达十天亲自挑选,他也身心疲惫,累得够呛。在昨天休息一天以后,便匆忙决定召开活动,揭晓征文大赛的获奖名单,同时借着文艺复兴的东风,大力宣传征文的事情,让风华出版社彻底打出名头,不说闻名遐迩全国,但也必须在华夏东部打向名头,让大多数的华夏人知晓这个出版社。

    但这要打出名头也是有难度的。其实从最开始见了孟唐所提供的诗词以后,林天奇这十日阅读筛选了数千份诗词,无一不感觉是味同嚼蜡。

    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作品,要放在十年前,那些作品都是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但如今被《赤壁怀古》熏陶了之后的林天奇,忽然感觉这些诗词简直就是狗屁不通,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无法相较。

    而毫无疑问,这次征文的第一名自然是孟唐的《赤壁怀古》,今天举办这个宣布名次的活动,林天奇也是有预谋的。他虽然身为一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为人十分精明,举办这次活动,他不仅要宣布名次的事情,而且还借机邀请了国内众多新闻机构。

    他的目的很简单,既然他父亲要考验他的能力,那他自然要把自己的能耐充分地展现,虽然这次征文其余的诗词看起来不出彩,但只要有一首《赤壁怀古》,那就足以掀动诗词狂潮。其余的诗词都只是陪衬,根本不重要。只要《赤壁怀古》一出,这世间除了孟唐还能拿出别的诗词与其争锋之外,谁人还有这种本事?

    对于这次让各界都知道风华出版社的名头的行动,他早已运筹帷幄,信心满满!

    稳身站在高台上,林天奇不愧是大家族的子弟,见过世面,面对上万的民众和数百台摄像机,一点也不怯场。

    “各位朋友,各界同僚,大家上午好,我是风华出版社的负责人林天奇,感谢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征文名次揭晓的活动……”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林天奇很快进入正题。

    这次受邀前来参加征文揭晓名次的有各界的精英,其中大多数都是对于文学有着不小造诣的名家和一些民间游散大家,自然苏省各个学校的教授正副校长,也受到了邀请。

    于谦现在正坐在离高台不远处的地方,目光炯炯的盯着台上的林天奇,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而在他不远处,张琳琳也毛遂自荐跟着来了,原因无他,张琳琳这次也参加了征文的活动,而且还特意准备了一首诗词。

    她本人是位多才多艺的才女,从小就受到家族的书籍氛围极其浓烈的熏陶,虽然现代诗她不怎么拿手,但对于古文诗词的研究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点,就连以前的孟唐也对她佩服不已,可以说那时在整个苏城大学,可能诗词造诣排在前三的,就有张琳琳了。

    对于这次的征文,张琳琳可谓胸有成竹,她献上的这首诗,是她准备三年的作品,其质量不在大家作品之下,她有信心可以得到前三名。

    作为省文化厅副厅长的王学林,自然也在受邀的行列,他身旁正坐着一位精神矍铄,年岁与他相仿在五十岁左右的两鬓微白的老头。

    “厅长,我看你一直神神叨叨的,还拉着我前来观摩一个揭晓名次的活动,到现在活动快开始了,你隐瞒的事情到底是何事,可以讲了吧。”两鬓微白的老者问道。

    王学林神秘笑了笑说:“白兄,你先莫急,这关子我要卖到最后,看着吧,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惊得合不拢嘴,我话放在这里,若是这个秘密你不震惊,我以后也不挽留你了,诗词协会的会长你辞了就是。”

    这位被王学林称为白兄的老头,是诗词协会的会长,名叫白作石。这些年由于酷爱诗词,也一直兢兢业业地帮助王学林管理诗词这一块,纵然没有工资,他也不辞辛劳,从未说过离去。

    但在一个星期以前,有一家文学机构专门邀他前去担任要职,而且前途不错,最重要的是里面有着不少高级的诗词大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