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章 1.5万箱鸭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阳信镇到处可见梨树的身影,由于正是成熟季节,所以果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鸭梨,让人看得忍不住留口水。在阳信镇上逛了一圈,赵大海也基本摸清了鸭梨的价格。今年鸭梨的市场行情不错,所以就算是在产地进货也要1元1斤,而在往常几年只有七八角,应该说涨幅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只要赵大海想做,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如果是刚开始做批发生意的人,此时一定会直接到当地的鸭梨批发市场中拉货,也就图一个方便。可是赵大海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赚更多的钱。

        如今这个社会大家都有钱了,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包装。只要包装好看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货物的附加值。而当地鸭梨批发市场里的那些纸箱都非常普通,与赵大海所想的相差甚远,所以他决定去当地的纸箱包装厂去看看。

        这些年由于阳信县的鸭梨产业发展的非常红火,在阳信县各个城镇出现了大量的造纸厂和纸箱包装厂。这些企业由于投资小,回报大,所以一下子就在当地遍地开花了起来。在当地路人的指引下,他来到了一家名字叫滕辉纸箱包装厂的门前。

        “你找谁?”守门的大爷一看来了陌生人,立即就上前问了一句。

        “我想订做一些纸箱,所以想找一下你们老板。”

        “好,那你进去吧。记得上那个小楼,我们老板的办公室就在楼上。”

        这个纸箱包装厂面积还是挺大的,看占地面积估计起码也在15亩土地以上。厂区里一共建造了3栋彩钢板厂房和一栋办公楼。因为有了门卫大爷的提醒,赵大海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家纸箱厂的老板朱自新。

        和朱老板说明来意后,他就问了:“小赵,你准备做什么样子的纸箱,可以和我简单的说一下吗?”

        “最好是那种纸板较厚,外形美观的那种箱子。我是来阳信镇进鸭梨的,所以需要用的箱子挺多的。”

        “好,你的意思我基本上明白了。你还是跟我去看看样品吧,我这里可有十几种箱子的样品,应该有你需要的箱子。”

        “哦,那就麻烦朱老板了。”

        最后经过挑选,赵大海和纸箱厂的朱老板签订了一份1.5万个纸箱的合同,每个纸箱的价格为3.4元,可以装15斤左右的鸭梨,箱子自身的重量为3斤。依照这样计算——每个箱子可以装15斤鸭梨,以1元1斤的成本计算,那就是15元,加上每只箱子的制作费3.4元,一箱鸭梨的成本是18.4元。加上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每箱鸭梨的成本估计就在18.5元左右。但赵大海毕竟是第一次接触鸭梨市场,他的计算明显还有失误的地方。

        几天后,赵大海订做的箱子做好了。于是他带着哑巴两个人装好了箱子,准备去进鸭梨。可是到了半路上,他就急匆匆的赶回来了。原来他还忘了买一样东西,像鸭梨这样容易碰坏的水果一定要套网袋,否则很容易在搬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损失。还好阳信镇的网套厂非常多,起码也有十几家,赵大海随便找了一家就买到了足够的网套,花了1.3万元。这样算下来的话,一箱鸭梨的成本又要上升8角钱,达到了19.3元。

        等到了鸭梨交易市场后,赵大海以每天50元的工价雇佣了20个农村妇女帮忙装箱。他先后买回了20多万斤的鸭梨,这些鸭梨都要在这里套上网袋,然后装入箱子。

        5天后,赵大海就带着哑巴张龙回上海去了。等他回到上海后,他就开始了鸭梨的推销。在家里他算了一下总成本,这次为了买1.5万箱鸭梨他一共花了29.4万元,折算下来每箱鸭梨的成本在19.6元左右。于是他以每箱24元的价格开始向外批发,首先当然是周浦地区的那些老客户。

        由于纸箱包装精美,每箱鸭梨连箱子算更是有18斤重,加上又是来自“鸭梨之乡”阳信县的鸭梨,所以一上市生意就非常火爆。一看生意行情不错,赵大海就将批发的网络向附近的下沙、康桥、航头、新场等镇扩大,一下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看生意这么红火,赵大海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不过他还是从目前的情况当中发现了不如意的地方,一方面是送货太过频繁,他和张龙两个人实在是太吃力了!二来是生意的规模始终受到人力等多方面因数的限制,没办法进一步扩大规模。

        现在每天赵大海都要带着张龙去送掉700-800箱左右的鸭梨,他们的生意已经扩展到浦东新区的十几个城镇的六十多个水果超市和水果卖场。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哑巴张龙已经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