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卷 帝里繁花 九十回 去路香尘君莫扫 大权在握(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九十回去路香尘君莫扫大权在握(七)

羊直这人的死,奠定了北夷部族三十万重骑兵军团走向灭亡的必然。

首先,羊直所在俺答部族即然赤妻家的部族主力,立即问责真波王子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看不得别人比他高军功见死不救等等。

真波王子不用开口的辩驳的,他的铁杆追随者们会负责和俺答部族的人争论说明,不救羊直的种种理由。

俺答部落一向都是北夷联盟里的较为强盛的部族,又有然赤多年经营,说俺答部族是北夷第一大族也可以。现在,这个强大的俺答部族公开斥责名气正旺的罕东都真波王子,也就意味着统一的部族联盟将走向分裂,这下,问题可大条了去。

真波当即表示愿意卸下部族统帅的任命,交出最高指挥权,以缓和俺答部族的怒火。

这人的心态啊用意啊什么的都是好的,但有句话,那叫做好心办坏事。真真切切地说的就是真波这一忍让的行为,他的追随者们立即鼓嚣,叫俺答部族的人滚出大草原。

俺答部族是够强盛,但抗不住整个草原民众的人心向背。

草原人说真波王子不救羊直,是为大局,是正确的,是没有任何军事指挥错误的,羊直大将的死的确很可惜,但是,在草原大天神明意志的指导下,北夷一定会战胜该死的魏狗。

俺答部落的军事贵族们不仅没有要回全军统帅指挥权,还落个被所有草原人唾骂嫌弃的结果,真是要有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这伙人一合计,与其全族都被真波那个傻子害死,还不如退出这场战事,跑远一点的地方修养生息,待他日再与魏人决一死战。

这决定却遭到然赤的妻族那系断然否决,他们与族里的其他人不同,他们是真正要为然赤报仇,若不能以然赤一手培养起来的重骑军团踏平魏都血洗皇城一雪耻辱,他们绝不苟且偷生。

俺答部族和外面罕东都的骨干们还没有争出个子丑寅卯,内部先乱了。

不日,强大的俺答部族分成三派,一部分军事贵族背负懦夫的骂名,带着部族人马向阴山山脉方向迁徙;一部分人还是相信真波王子能够为他们建立起真正的国家;剩下的就是复仇者,为然赤,为羊直,为那些死在蒙汉战役中的亲人们。

消息传出,北疆内外、京师朝野齐齐震动。

这俺答族可算是重骑军团的主力,没有俺答部就没有所谓的北夷铁骑。魏军和北夷打那么多年都啃不动的硬骨头,竟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四分五裂,也怪不得所有听到这话的人要张开大嘴呼曰:不是在做梦吧?

事实确定后,魏国上下吃下定心丸:这北夷灭定了。

就冲着海世子夫妇的那手腕那财力那权势气魄,扫平北夷大草原指日可待。

然而,这样好的形势,却不符合一个人的谋算。

夏侯雍万万想不到北夷倒得这么快,他只想到一点,绝不能让司马昶成事。海公公与他一拍即合,两人联手向新帝、内阁及朝野施加影响力,夸大蕃王世子接掌军权的可怕弊端,主要用意是夺取司马昶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

为防止司马昶控制军队像二皇子一样再来次谋逆事件,夏侯雍和海公公这么劝说新帝,赶紧把司马昶从北边招回京找人看着,晚了要出大事。

魏仁帝因为服食秘药,这时候几乎是完全地听从海公公的意思办事的。

他一听有这么严重的隐患存在,马上叫内阁、六部拟旨,召回司马昶,换其他人去领军打北夷。

但这一旨意遭到文武百官强烈反对,就算再不会打仗的文人也知道临阵换将这一大忌,绝不可取。

俺答部族是分裂了,但整个北夷还是一块硬烙饼,不熟悉北疆时局的将领是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的。而且,现在把司马昶换掉,换上新将,就是给北夷喘息的机会,好时机稍纵即逝,那魏国就失去一次歼灭宿敌的大好良机。

兵部上书,不能换将十条,朝野轮番拜读,掀起一波京师纸贵的大风潮。

魏仁帝坚持要换人,他指派最信任的夏侯雍出马。

人选确实好,夏侯雍熟悉北夷人作战风格,又常年驻守北疆,派他去打没了老虎牙的北夷铁骑,那就跟拿屠龙刀切萝卜一样简单轻松。

内阁三位辅宰,六个文武辅政,以及一大票富有影响力的官僚,坚定地驳回新皇帝的意志。

魏仁帝光火,一定要个理由。

没人愿意搭理皇帝,后来还是他以前的谋臣,次辅裴少俊回了句:现在不是存私心争权利的时候,等把北夷灭了,夏侯雍他们想怎么跟海世子折腾,大家都没意见。

老臣们端着架子,说皇帝太年轻,为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绵源流长,还是先回宫里学习先帝爷的起居注,总之,一句话,先拿下北夷,其他事另说。

朝中大臣对新帝如此不感冒,实在是因为这个新皇帝做事太出格了。

大行皇帝新丧,尸骨都没装佥,他就躲在后宫跟他父皇的女人鬼混,别以为那些老臣看不出来他骨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