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零九章大结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于同扭头冲着身后的士兵问道:“你们谁会鬼子旗语”。

    一个叫做王强的小个子士兵,跑了过来,道:“旅长,我会一点”。

    “对面的鬼子在说什么”于同问道?

    “他说他们是小田中队的,问我们是那个部分的,又有什么任务”?

    于同冲着王强道:“你照样摇一下红白旗,喊几句日本话,就说虎头山残兵往南去了,我们是追这群老百姓,因为里边有几个重要人员,至于番号,你随便说一个就是了”。

    王强站在一个高处,照样也摇了一下红白旗,遥遥的向鬼子叱呼了一阵日本话,鬼子果然向南去了,他们向西北走去。

    就这样,他们一路穿过搜山鬼子的空隙,用红白旗和鬼子打哑谜,当到达山北的时候,迎面来了大队伪军,对着老百姓乱打枪,村民们瞬间被打死了十几个人,剩余的顿时四散而逃。

    看到这群伪军,于同怒目圆睁,他冲着身后的士兵们小声道:“准备好!同志们!冲过去”。

    对面的伪军,当他们看到老百姓后边突然出现一队日军,就有点吃惊,是不是把鬼子给打恼了,在一阵激烈的弹雨里边,伪军溃乱了,闪开个缺口,于同他们冲了过去。

    ∵,..就这样,他们身穿鬼子军服,突了出去,不过在突出去的时候,但凡遇到大队的敌人,他们摆着旗子,遭遇到少数的敌人,就把他们消灭,然后冲过去。

    等他们进山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二道岗子那头还响着沉重的炮声,有不少战士已经开始低声哭泣。

    对呀,有多少昨天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转眼间便阴阳两隔……

    于同低声安慰道:“估计是鬼子找不到我们,发生误会了,同志们,请你们相信我,相信我们组织,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组建虎头山抗日大队,重新打回这里”。

    战士们哭泣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于同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一种气质,一种不服输的气质。

    此役,虎头山新一旅损失惨重,减员三分之二,杨前进、张浩然、屠夫、铁匠等人也悉数战死,辛辛苦苦创建的根据地一天之内被毁于一旦。

    第二天清晨,鬼子对虎头山的围剿开始了,许多无辜的百姓不是被抓就是被杀,至于那些逃到山里的百姓,则在心里默默的为虎头山抗日大队的安全而祈祷着:保佑他们吧!他们都是多么好的人哪!

    自从虎头山大队到了这以后,使这里饱受苦难的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由于他们出色的战斗,打得敌伪顽胆寒,日伪再不敢到这里抢掠骚扰了,汉奸特务也不敢随便到处敲诈了,原为鬼子办事的伪政权人员,再不敢站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乱要捐税和给养了。

    虎头山抗日大队不但能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且还搞鬼子的运输队,缴获的物资除了自己用,还时常救济和帮助人民,同时他们认为虎头山抗日大队不但是杀鬼子的英雄,而且都是很懂道理的人,常给人民开会讲抗战形势,使这里人民的眼睛亮堂,知道小鬼子不会久长,打败鬼子以后,人民要过什么日子,所以虎头山抗日大队的战士们到每个村庄,都有热情的老大爷和老大娘来迎接,他们都愿意帮助虎头山抗日大队,并且把自己的儿子也交给虎头山抗日大队去打鬼子。

    每逢虎头山抗日大队进行战斗的时候,各庄的年轻人着急,老人们都默默祈祷。

    当一听到胜利的消息,人民都到处喜洋洋的传诵着,遇到虎头山抗日大队失利的时候,人民也在悲伤,虎头山抗日大队已经和根据地的人民建立起血肉的联系了。

    现在他们遭了大难,逃难的人民望着虎头山,忘记了自己的家被鬼子盘踞,自己在寒冷的野外露宿,而为虎头山抗日大队的安全担心。

    第二天,田野里又是鬼子追赶着人群,可是逃难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鬼子毫没有撤走的意思,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跑到何年何月呢!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

    现在野外逃难的只剩虎头山抗日大队的家属和有关系的人了。

    听说虎头山抗日大队被消灭,一些地主认为虎头山已成了鬼子的天下了,又都纷纷投进了鬼子的怀抱。

    二道岗子的地主胡仰,仗着他的儿子的势力,竟当起乡长来了,鬼子又特别为他组织起还乡自卫队,又配备了枪支,统辖各庄的自卫团,胡仰回到二道岗子的第一天,就把那些分他田地的老百姓抓了起来,有的还被他以通匪的罪名杀害了。

    ……

    于同一睁眼,看到自己还在那个熟悉的网吧,电脑屏幕上面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