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年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倩娘的话,让杜义不由的一阵感叹,哎,银子又缩水了,本来以为这下子自己小发一笔呢,可是谁知道明朝初期,金银的比价一般是在一比四,十两黄金也只能换上四十两白银,一下子少了六十两,让杜义还真是有点不高兴,不过他也只好开导自己,怎么说也是有钱人了,一百两银子啊,一个包子才不到两文钱,这些银子要是吃包子够吃到老了!一时间杜义的脑子中漫天飞的都是包子。

        却说曹禺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家中,话也没有多说,就钻到了老爹的书房中,正好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曹宇龙正在里面算账,没有多说话,只是上前拿过了一张纸,提笔在上面将杜义所做的那首诗写了下来,为了这首诗他可是一路上都在默背的啊,就是怕给忘了,现在默写出来了,不由的也松了一口气。

        “愚儿,怎么这般匆忙啊,我听说酒楼那边出了事情?”曹宇龙看曹禺问道。

        曹宇龙在常熟县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可走南闯北的,也颇有些实力,只不过他们家的生意中心并没有放在这小小的常熟县,更何况前面沈万山都还没有死透呢,还有那一个商人敢大张旗鼓的宣称自己有钱啊。

        后世的人有了钱,奔驰宝马劳斯莱斯,恨不得站在天安门大声宣扬自己有钱,可是这个时代的人,有钱的人都往孙子上面装,偌大的一个宅子,大门却并不宽大,看起来小门小户的,也就是比一般的老百姓稍微好点,可是你要是进到了二门以内,你就知道什么叫做豪华了,这就是中国商人的一个悲哀,太有钱了就好比是肥猪,一个不好就得让朝廷给你宰了吃。

        看着宣纸上面的那首诗,曹禺不由的再度感叹道:

        “他真是一个天才,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诗来。”

        曹宇龙拿过了曹禺面前的宣纸,看了看之后,说道:

        “是不错,只不过也不值得你这般着迷啊!”

        不要小看曹宇龙,当年他可也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只是曹禺的爷爷过早的死去,所以曹宇龙才不得不子承父业,否则的话现在曹禺也许就是官宦子弟了。对于诗词,曹宇龙还是有些水平的,最起码好坏还是看的出的。

        曹禺苦笑了一下,说道:

        “爹,这个就是我说过的那个同窗所做。”

        “哦?就是你所说的那个年仅十三岁,只是上了半年的学,就取得了三试第一的杜……杜什么?”

        曹禺点点头,继续说道:

        “杜义,他在祺祥酒楼留下了一个上联,结果现在临近县都有人过来,想要对上那个上联,可是全都折翼而回。”

        听到曹禺说这个,曹宇龙顿时就对杜义萌生了不小的兴趣,祺祥酒楼的事情他也知道,不过他只是想要锻炼一下自己的儿子,所以才没有插手,只是旁观,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只是因为一副小小的对联。

        “什么上联?”

        曹禺缓缓的说道;

        “烟锁池塘柳!”

        “烟锁池塘柳?这不是这首诗中的一句吗?”

        曹禺点点头,说道:

        “的确是,不过这首诗是我刚刚在他那里听到的,不过他对出的下联却另有其他。”

        曹宇龙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缓缓的说道:

        “烟锁池塘柳,五个字,可是里面却包含了五行,而且也是写景之佳句,他诗中的‘灯填锦槛波’就很不错吗!”

        曹禺有些苦涩的笑了一下,说道:

        “可是他给的下联却是‘炮镇海城楼’!上下联五行排列相同,而且我听他的意思还有下联没有说出。”

        曹宇龙也为曹禺的话所震惊的,坐在椅子上面,思索了一会儿,立刻说道:

        “禺儿,一定要想法结交你这个同窗,他将来也许不是池中之物!”

        杜义却根本不知道只是因为一个拿来卖弄的小小寡联,竟然就让曹家的父子对自己这般的重视。倩娘在厨房中做饭,而他则是正坐在房间中有些无聊的盘算明年的生活。

        府学开学之后,根本就不可能经常回到这常熟县了,府学里面根本就不允许经常回家探亲,可是将倩娘放在这小城里面,杜义心中也有些不放心,如果说居家全搬到苏州去,光是买一个小宅子就要数十两银子呢,而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