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卷 跨洋远征 第二十九章 火速回国(加更第二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因为白佑彬从来没有给人提到过炮轰萨尔瓦多港的事情,所以没人知道他当时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将炮口对准萨尔瓦多的市民,对准那些无辜的人。

    只是,战争中有“无辜的人”吗?

    有因必有果,有作必有报。

    巴西是民主社会,各级政府都是公民选举出来的。第62舰队炮击萨尔瓦多的直接原因是当地政府违反《国际战争法》,收容并没有投降,也没有失去作战能力,甚至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并且为其提供燃油等用与作战行动的物资,最后还没有按照《国际战争法》予以扣留。

    显然,萨尔瓦多当地政府,特别是一些收受了贿赂的官员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

    只是第62舰队将炮口对准平民,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按照白佑彬一贯的作风,他不可能没有考虑到炮击一个中立国的港口城市,而且先炮击市区的后果有多严重。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综合当时的情况,白佑彬的要目的是:杀一儆百。

    因为美国还没有参战,拉丁美洲地区大部分国家都远离世界的两大中心(帝国与欧洲,当时美国还算不上是世界中心),所以美洲地区暂时还没有卷入这场世界大战。另外,拉丁美洲国家都相对贫穷落后,在国际上一直扮演“老好人”的角色,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就一直保持中立。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或者战争出现一面倒,大部分拉美国家仍然会保持中立,不会贸然参战。

    在众多拉美国家中,巴西算是最为特殊的。

    先。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达的国家,也是拉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整个美洲地区也仅次于美国(当时加拿大仍然在名义上属于英国)。

    其次,巴西原先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明欧战争”之后,成为了帝国的殖民地。只是,帝国在巴西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巴西国民中。葡印(葡萄牙人与印地安人)血统后裔占了大多数,而汉印(汉人与印地安人)血统后裔只占了少部分,且集中分布在巴西东南部,以里约热内卢为中央地地区。

    最后,巴西是南美洲地区最大的资源出口国,而其出口的资源主要输往欧洲,特别是英法西意等西欧国家。\另外,美国也是巴西主要的贸易伙伴,且在上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三点不但决定了巴西在南美洲,乃至拉丁美洲的地位,还决定了巴西的政治倾向。不说别的,从巴西运输出的铁矿石等原料是协约国集团地主要战略资源。即便按照巴西政府地外贸记录,战争爆后。到七十一年(39年)年底,两个多月间,巴西就向英法两国输出了六十五万吨铁矿石,十二万吨铜矿石。七万吨橡胶,二十五万吨重油,以及三百五十万桶天然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一桶相当于常温常压下三十立方米)。

    另外,当时很多原本计划出口到美国的资源也被转运到了英国与法国。

    同期,巴西出口到帝国与土耳其的战略资源还不到输往协约国集团(包括美国)的三分之

    由此可见,即便巴西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可是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偏向于协约国集团。

    如果在几百年前。^^    ^^帝国肯定出兵灭掉巴西了。当然。几百年前,巴西也不存在。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挑衅帝国。

    为了避免将战线拉得过长,影响到主要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帝国也只能“忍让”。

    实际上,从战争爆前,帝国在南美洲地区的政治外交倾向能够看出,帝国早就对巴西的倾向有所预料,并且采取了防范措施。

    比如,大力付出南美洲地区唯一能够与巴西竞争的阿根廷。

    与巴西不一样,阿根廷的主体是汉印血统后裔,而且在政治上一直倾向于帝国。在上次大战后期,阿根廷已经与帝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只要帝国海军反攻南大西洋,阿根廷就将以同盟国地身份参战。

    另外,在经济与贸易方面,帝国一直是阿根廷出产资源的最大购买国。

    这些防范措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能表明帝国的强硬态度,结果只能进一步让巴西进一步倒向协约国集团。

    如此一来,才有了巴西政府“默认”萨尔瓦多地方政府破坏《国际战争法》的行径。

    至少,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巴西中央政府在知道萨尔瓦多港收容了“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并且为其提供了重油等战争物资之后,积极地惩处了当地官员,并且勒令“反击”号离开萨尔瓦多港,或者是采取扣留“反击”号的实际行动。\

    这些都确凿无疑的说明了巴西政府的政治倾向。

    在此情况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