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 非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月初六,陈旭日依例入宫。

    此时,外面正是草长莺飞,蜂飞蝶舞,处处洋溢着明媚春光,而紫禁城里边,高高的城墙遮住了这一切,绿色植物的稀少,使得这明媚春光并未给居于其中的人带来多少好心情。

    连着几天了,顺治的脸色都绷的紧紧的,连带的宫人内侍说话做事都加了几分谨慎,惟恐一个不小心,给自己惹来无妄之灾。

    顺治心烦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朝廷没钱了!

    眼下虽说偏居贵的南明永历小朝廷已经被灭,残部逃入缅甸,顺治去了如梗在喉的心腹大患,主力军队回调,郑成功偏居海外一隅,对朝廷再构不成威胁,其余一些零星的反叛虽时有所闻,倘要一一清剿,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是,连着数年用兵,尤其年和去年,动作频繁,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行军用兵,打的就是钱,吃穿和军饷,样样都马虎不得。军资耗费之巨,使得国库彻底空虚,频频告急。

    自去年至今,廷在要不要入缅甸追击永历残部的问题上争执不休,顺治的意思是要一鼓作气,挥兵直追缅甸,彻底消灭永历残部,以免他日有人借此东山再起,给朝廷带来纷扰,也才能真正实现国内由南到北的统一大业。

    但现实却给扣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亲政以来励精图治心经营的一点经济上的积累,在这几年的征战中消耗怠尽,用兵胜利的风光背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时局,实际上朝廷自上而下陷入兵困民穷、财政面临崩溃的困境。去年下半年,郑成功举兵北上,围攻金陵的事件虽然很快平息,但事件中大批官民倒戈相向,却反映出江南民心仍然不稳,亟待收拾。

    今年三月顺治开展京察大计。剔除贪庸。整顿吏治。同时追究江南从逆官员。清理人心。

    然而使他忧心。且眼下最是急迫地还是钱财地问题。

    去冬少雪。彼时顺治多次召人垂询。担心今岁再逢荒年。

    终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入春至今滴雨未下。冬麦歉收。春播无望。京畿大旱已成定局。

    而各地送交地行文亦不乐观。一个个忧心忡忡。要么是请款修渠引水。要么是请款救民么就是请粮济民于水火……

    朝廷辖下官员虽多。却是各司其职。但有忧急不能解。便绘之行文。奏疏于天子。只把一道道难题难章丢至顺治手里。

    春播不及,夏灾秋灾势不能免,这是关乎万民生计乃至生死之大事,顺治不敢轻忽。为了不使各地方官员迟报瞒报谎报灾情,使得饥民起事造反,给时局带来动荡差人拟旨,制定了迟报瞒报灾情处分条例。规定:凡各直省有灾,先以情形入告,夏灾限六月、秋灾限七月上报。州县官如逾半月以内者罚俸六个月,一个月以内者罚俸一年个月以外者降一级,两个月以外者降二级三个月以外者革职。

    抚按道府官以州县报到之日为始,若有逾限例一体处分……

    所谓“病急乱投医”。

    顺治为着心中烦闷,数次问计于陈旭日。

    他寄希望于无所不能的天神:给他以指点,不要让他在苦闷中一个人苦苦撑持。

    在这种君臣交流的过程中,陈旭日成功使得顺治越来越亲近于自己。皇帝也是人,现在不过就是一个二十三的年轻人,他烦恼极多,却找不到合适的倾吐对象,称孤道寡像是一种宿命。而他的神之使者的幌子,他陪在帝王身边,同时于朝政无涉没有历害冲突,这一切使得他无形中有了一种然地位,并且在因缘际会下成为君王直言相垂询的对象。

    陈旭日不是神,没有点石成金的神奇本事,但是,对于解万民饥渴,他并不是完全没得法子。

    “皇上,国库充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此等朝政大事,旭日年幼,不敢妄议,有赖陛下和诸位大人用心……适逢荒年,陛下心急万民饥渴,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旭日亦想尽些薄力……牛痘方子耗时月余才得应用,旭日现下的想法,费时更久,请允准秋天时再向皇上细诉……眼下,请皇上许几天假,旭日还家,略做布置。”

    陈正德新近来京,陈旭日心有所思,迫切希望与他共处,以谋得一个妥贴的况且,玉米、地瓜等播种正当时节,延误不得,便开口跟顺治讨假。

    顺治自是痛快答应下来。

    潘济等五人南下福建办茶园,此番只他与潘石回转,另外三人留在福建,专心于茶园诸事。

    陈旭日把他俩安排在庄子上,让他们安心歇息几日,不忙于做事。

    陪同陈正德一块

    ,还有原先的管家陈伯。

    陈正德为了这位老管家,专门找了儿子儿媳说话。

    “陈伯离京两年了,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