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5章:有芒部众的幸福生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转眼就到了深秋,天气一天天开始变凉了。

    秋天的时候,刘芒哥已经让部众采收了大量野生棉花和木棉,妇女们的纺线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已经能够纺出可供织细布用的细线了,刘芒哥决定正式开展大规模的织布工作。

    但有个问题却难住了刘芒哥,那就是如何制造一架更为先进的现代手工织布机,原来制作的那架织布机其实只是个排列经线的架子,还算不上一架真正的织布机。

    要知道,刘芒哥对纺织这方面的知识可几乎为零。排列和拉紧经线不是问题,刘芒哥稍微一动脑就解决了,关键是怎样交叉穿进纬线,他根据自己前世在影视剧中见过的手动织布机的样子试制了几回,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刘芒哥最终决定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手工穿梭法逐根穿进纬线,然后再用纬刀将纬线打紧,采用这种方法织布的速度虽然无法和现代手动织布机相提并论,但比起纯手工编织还是快了很多。

    刘芒哥觉得凡事都不能心太急,毕竟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一步来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刘芒哥马上让工兵排按照自己绘制的图样和先前的那架织布机制作了几个木结构经线拉紧架子,又用竹板制作了几十个穿纬线的梭子,然后手把手地先教会了草儿、叶儿等几个女孩子如何织布,再让她们传授给其他女人,这样有芒部落有史以来第一次正规的织布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此时有芒部落的工兵排已正式组建,男女战士各占一半比例,排长叫霍羽,副排长叫伏班,从战士到排长都是后勤部部长芒炳从整个暂编团中挑选出来的心灵手巧的战士。

    没用一个月时间,妇女们便织出了几十匹布,虽然这些布看上去有些粗糙,露头断线的地方也不少,但刘芒哥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自己和女人们刚刚开始学习织布,要求总不能太高了。

    他又用兽皮制作了几套棉衣样板,让妇女们按样子缝制棉衣,不久以后,部落里的大人孩子就每人都有了一套棉衣。自从学会了制盐,有芒部落省下了大量用来交换食盐的动物毛皮,刘芒哥又让女人们为大家每人缝制了一套皮袄皮裤。

    由于有芒部落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处,有点类似于刘芒哥前世的河南、安徽一带的气候特点,冬天里的气温并不是很多,棉鞋和棉帽当然就免了,每人一双夹鞋就可以安全过冬,鞋底用的是两层野牛皮用玉锥打孔骨针纳麻线制作而成,鞋帮用的是缝制棉衣时剩下的布头下脚料或是羊皮麂皮等一些柔软的皮子,穿在脚上既保暖又舒适,这让大人和孩子都很高兴。

    有芒部落部众们的整个秋天和冬天无疑都是非常忙碌的。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山上和平原地带有大量的植物供人们采集,有大量膘肥肉厚的草食动物供人们捕猎,人们在幸福中追逐着一次又一次成功和收获,吃得好穿得暖了,所有部众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幸福和喜悦。

    冬天是动物毛皮质量最好的季节,所有的毛皮动物都长出了细细的柔软绒毛,用这种毛皮缝制的衣物穿在身上既保暖又舒适,而且还不掉毛。

    草儿和叶儿等几个心灵手巧的姑娘用上好的旱獭和水貂皮为刘芒哥和几名副团级干部每人缝制了一件裘皮斗篷和一顶皮帽,把几个重要领导打扮得就跟《雪山飞狐》里的胡一刀似的,看上去既高贵大气又威武雄壮。

    同时,从女人们的身体特征出发,也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女人们的特殊照顾,刘芒哥把冬天辛苦的野外渔猎工作都交给了部落里的青壮男子。男人们每天照常到平原上去围猎,偶尔也会到半封冻的瀚河上去捕鱼,采集些蚌蛤等河鲜调剂一下生活。

    由于冬天妇女们的野外活动大量减少,这也成了她们防线织布和做女红最好的农闲季节,劳动也让她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起来。年轻的女人们每天除了参加劳动,节假rì里白天就打扮得花枝招展地招摇过市,晚上便躺在自己强壮的男人身下快乐并xìng福着,每个女人的脸上都布满了红晕,这种幸福和快乐无疑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仿佛已经在她们年轻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当然,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他们每天都jīng力充沛并且欢快地在营地里跑来跑去,男孩子们大多玩的都是摔跤、打仗的游戏,大一点的男孩子偶尔也会去山下用套索套捕野兔和山鸡等小动物,为自己的家庭增加一些美味的食物。

    女孩子们就聚在一起玩刘芒哥教给她们的跳皮筋、丢手绢、唱儿歌等游戏,有时也会和男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在这个大部分原始人类还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始洪荒年代,这些生活在有芒部落里的孩子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