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21节温生有之初体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拎同花园,也就是爱俪园,妆段时间以来直是海卜,人士聚会与商谈要事的场所,尤其是股市更加火爆之后,这里更是成为了洋商们高谈阔论的地方。

    哈同是个冒险家,但走出于他自身的精明与远见,直觉这次股市已经开始过热,之前已经逐步开始卖出股票,收回资金,尤其是他的南京路已经不如以前繁华,价值下降了许多。

    今日的酒会还是老调,不过也聊着几件南洋的事情。

    聊的最多的,也是南洋的金矿问题。

    工部局总董麦恩逊也是大资本家。在上海与香港有多处产业,今年黄金价格上涨势头凶猛,他直觉的感到投资黄金业会有不错的收益。

    “各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组建采矿公司,去南洋开采黄金?我与在南洋的艾森松先生是好友,听他说如果我国能够支持南华国获得目前他们所在占据土地之主权,可以在金矿开采上给予便利。”

    哈同却问道:“华人普遍银根吃紧。正需要大笔资金,他们自己开采还来不及,怎么会轻易交到我们手上。”

    麦恩逊大笑道:“清国开采黄金多用土法,又需大量人力物力,年产万两黄金的矿,除去数千人的工钱与其他支出,每年只能盈利数百英猜。哼,南洋岛屿众多,大多数岛屿上都有金矿,分散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南洋的黄金开采还是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次虽然发现了几个大金矿,但是他们只怕没有办法去开采,只能求助于我等。”

    “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好处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说不得要投入些资金。”

    “这次南洋有位大人物来了上海。我已经与哈同先生联名去邀请,等会你们就知道了。”麦恩逊故作神秘的说道。

    听说有南洋来的大人物,这些洋商们都抖擞了精神,虽然同样是华人,但是那里的华人可不是上海的这帮东亚病夫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不知是哪个大人物?那边多数是革命党人,只怕与我们没有任何交谊?那个记者出身的澳大利亚人到是打过交道,难道是他?到的确是个大人物,我们都要端正些,人家可不再是个小记者了。”

    罗迦陵在旁边暗笑,这帮商人果然是善变的脸孔,前两个月说起南洋时,总是以讽刺与谩骂为主,比如那边后面必然要加上些脆脏的词汇。如今却变成了大人物,态度都要端正些吧不得要巴结上那边的关系,忘记南洋的商品给了他们多大的打击。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只怕这些商人连婊子都不如,浑然忘记自己早年也是烟花女子,后来嫁给了哈同后发家至此,也是她平生所不敢想的。

    如今许多洋商都开始转卖南洋的商品,就是洋人都抵挡不住南洋商品的魅力,商人逐利,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帮洋行即便全部成为南洋商品的贸易渠道,李秉衡也不准备放过他们,不为别的,就为除了外国银行外,满清的大量官僚与地主的资本都投放在各家洋行。

    许多洋行与满清的官僚地主都有很深的联系,由于双方的渊源,许多官僚地主尤其是满清大官都将拨刮来的钱财存放在要好的洋行,数额巨大,这些资金成为了洋行投资地产、投机股票、投机到把的利器。不让他们脱层皮,实在对不起受害的中国百姓。

    李秉衡站在爱俪园门口,望着门口树立的哈同与罗迦陵两人的铜像。嗤笑道:“他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这园子还真成了颐和园不成?我是最见不得的,是南京路给了他们如此富贵,也是我们华人给了他们就会。他们能如此发家,我照样能一句话,让他们倾家荡产。

    温生有从未见他如此的尖刻。也知道他最见不得暴发户抖富,所以南洋的那些实业家都很得他的欣赏与支持。

    “光华,原来你还没进去,我正要来找你,杏称兄与唐少川到了上海。正在杏蒜兄与租界的寓所休息,说要立即来访问你,我怕他们白跑一趟,便来这里看看,你果然在此。要不先去见了他们,再来此地?”

    李秉衡听说盛宣怀与唐绍仪来了。大喜过望,便要离去,却见温生才望向花园门口的旁路,只见一女子推着自行车前来,将车停了,让门外的仆人将车放到偏房去。

    李平书见了,却是笑道:“原来是竹君来了,我本来想来接你,但另有要事,今日不能在此了。”

    两人共同创立上海最早的一所女子中西医学堂,又在三泰码头积谷仓外今多稼路沂办上海医院,关系融洽,李平书更是将她收为干女儿。这次也送了辆自行车给她,足见疼爱。

    原来哈同通过张竹君来为前日商团交火之事致歉,希望李平书能够请动李秉衡出面会晤,消除误会。

    张竹君也认了罗迦陵为义母。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今日几人在此碰头。

    李秉衡见她身材高挑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