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48节 北大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枚煮中的将军泡子充满着未知的哀伤。仿佛永远看不到驰川引暗夜虫一般,顾废而消沉。

    锡良说话的声音忽然高了起来,再不似从前那样的仿若垂死,“如今我听说满人中大有家底者。移居上海、天津、青岛等大商掉经商,冠汉姓,更新名,同时创办银行,经营各种公司。原来的政府官员大多有一定文化,且出身于书香门第,社会经验也多,获得推荐,继续在民国政府机关作小职员。或者担任中小学教师,也有的祖传行医。有祖产者,吃利息;相当一部分人卖力气,稍有社会经验的,成为警察,勉强过活;有力气的拉车夫。无力气的做小买卖。最后实在万般无奈,只好去当兵。”

    “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普通民众底层百姓,他们没有谋生的技艺,又低人一等,如何能不悲惨。二是实在没有出路的,只能去吃兵饭,我就怕有些不甘心想复辟的,贼心不死害了这些无辜之人

    温生才点头道:“不错,沙俄公使与日本公使都频繁往紫禁城中钻,几个王公贵胄也得到了两国的保护,在两国的租界混得风生水起。民间风潮又起,让皇室搬出紫禁城也走出于此

    清帝退位时袁世凯与南方革命政府协商之后,还是给了不少的优待,清室优待条件如下: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衣匕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一百万交通元,之后改为一百万中华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官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官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留少数使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

    这个优待条例是李秉衡所首肯的,虽然在后世对这个清室优待条件贬褒不一,但是总的说起来,还是给政权的平稳过渡作出了贡献,也体现了革命党人与清室双方的政治智慧。

    自从沙俄公使与日本公使频繁出入宫禁,并且还偷拿出去不少文物被揭发之后,两国公使便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民间更是频频呼吁清帝依据颐和园,皇宫件为博物馆。供国人参观之用。

    锡良冷笑一声,接连咳嗽几声,说道:“只不过有些不死心的,在背后撺掇罢了,我倒不担心这个。八成的满人都不会跟着瞎起哄。我担心的。是怕这一小搓人害了所有满人

    如今满人的名声已经很臭。如果真出了这么一小部分人,的确会祸害到整个满族,这正是锡良所担心的。

    温生才并不敢确定这些人会否一呼百应,但如果李秉衡在这里,他是绝对相信的,后世伪满国时。主体并不是旗人,相反,旗人的作用不大。而且,在全国参与抗日的旗人不可枚举,例如终麟阁将军、吴乃康少将。说明旗人在面临复国问题上出现了很产重的分歧,大部分满人还是不愿意当汉奸的。

    两人想到这个问题都是无可奈何,这不是由他们能够决定的,不过温生才安慰道:“如今满人大部在北京与东北,北京是天下中心。满人还不至于沦落到太过悲惨的地步。反而是东北,那里的满人不在少数,我们得要为他们设法谋生,不至于让他们所奸人所利用

    锡良点头道:“近日大借款多有提到东北,是否要在东北振兴实业,不知东北满人如何处置?”

    温生才感慨道:“辛亥革命后。舆论中充满了大汉族主义的宣传,社会上排斥满族、歧视旗人的现象屡屡发生。为了谋求生活的出路,绝大部分满族平民百姓,不得不从此长期地隐瞒起自己真实的民族成份,并开始冠以汉姓。政治上的歧视和不平等,必然导致经济上的艰苦和更多的灾难。  ”

    “我们在东北应该杜绝这种现象,满人也好,汉人也好,一视同仁,只要想为东北大开发尽力的。政府都要给予应有的公正对待。舆论要规范,潮流要引导,政策要公正,凡是生计困难的,南京政府会想办法妥善安置。东北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手,他们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生计困难是满族家庭必然面对的问题。由于满族旗人在清朝受到严格的八旗制度的束缚,同时也有着“铁杆庄稼”的待遇,因此没有太多考虑到生计问题,而且即使考虑也无法解决。但是民国之后,满族的特权被取消,八旗制度被撤消,钱粮被消除,这样满族旗人的就业问题就异常严峻。满洲八旗原来“不农、不工、不商。”但是后来为生计所迫,许多人却不得不从事商业活动,这也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