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82节 大西北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婷皤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洁白的羊群。泣是我的宋只,那

    。

    站在大同两片瓦贸易公司的门口,林静兰的耳边仿佛又想起了草原上质朴却令人沉醉的民谣。尤其是这首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的《天堂》,因其新颖的曲风风靡一时。

    不知是行人所作,竟能将草原风光描绘得那么令人心动。

    卑然心动,这是每每午夜梦回时,她的心中最为真切的感受。

    两片瓦贸易公司的商队一直来往于唐努乌梁海与大同之间,上次她便是跟着这个商队去的唐努乌梁海。

    这是支标准的武装商队,政府对于这类商队给与了大量的支持,不仅在武器限制上有所放松。而且还在税收等经济手段方面加以帮扶。

    只有贸易的来往,才能加强唐努乌梁海与内地的联系,随着大量汉人移民的进入,唐努乌粱海才能进一步的被开发。

    刘老黑懒洋洋的靠在大车上。等待着队伍出发,眯着烟,仿佛又在回味唐努乌梁海美丽的景色。

    这次过去又能赚上一票。在过去,满清限制唐努乌梁海对外通商。同样实行与外蒙一样的政策。

    私自进入唐努乌梁海的汉人商民又受到了沙俄侵略者的横征暴敛。蛮横的摧残,直到熊成基带兵进入唐努乌梁海,渐渐绝迹的汉人商队才再次的行走在唐努乌梁海的土地上。

    随着沙俄侵略者被彻底的赶出唐努乌梁海,这里的贸易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大量的金、汞、石棉、钻以及煤铁、木材等资源源源不断地通过商队运出唐努乌梁海,甚至有部分实业家与当地人合资开办各种加工厂,形成了初步的农产品加工与初级工业品制造。

    大量廉价的商品开始进入这里,相比俄国商人出售的货物,这些商品的价格低得简直不可想象。

    虽然这里贸易结算仍然使用牛羊,但是随着这里商业的进一步繁荣,中华元将会取代实物贸易;成为唐努乌梁海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刘老黑所在的商队从一开始就搭上伊犁军区的线,为军队运送各种紧缺物资,然后凭借附带的商品在唐努乌梁海当地换取牛羊皮毛与各种特产。

    两片瓦贸易公司的大老板另外还开办着数家工厂,这些原材料要比市场价便宜许多,这里面有着军方的功劳。

    “姑娘,你真的要去?”

    刘老黑有些不可吴信。这么柔弱的一个女娃子,居然还想去那么偏远的地方。

    照道理这样白白嫩嫩的女娃子就应该在家享福的,何苦要到草原上去吃苦。

    “我们这趟可是要去克孜勒的,在那里待上几天就回来,往后这样的日子长着呢,要打仗了,我们几个商队都是连着跑。听说要买大汽车,直接往那边开呢。”

    刘老黑的眼神有些暗淡,自己是赶车的老把式,自从看过那大卡车奔跑如飞之后,就有些动了心思,自己该退休了。

    或许,买上一辆这样的大汽车,往后吃喝就不用愁了。

    嘿嘿,这都是白日做梦罢。

    刘老黑这样想着,又想到马上要打仗,这条商路是断不了的,那里需要大量的物资,如果自己买辆大汽车,说不定几年就出本了。

    心里有些憋得慌,又浑身是劲,心枰枰跳着,嗓子有些发干。

    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是干这行的,把这心思跟他们说说,也许能成呢。

    内地商号在克放勒这座新城越来越多,这块宝地也越来越受到内地商民的欢迎,虽然铁路还修不到那,但是固定的商路加上政府剿匪力度,往返跑运输绝对有赚头。

    对于自己这样的人来说。有个这样的营生就很不错了。

    往后外蒙收复了,到库伦与恰克图的商路又要重新开放,大有可为,如果真买了大汽车,说不定走在人家前头,几年光景就能把钱攒起来。

    等到路修好了,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可说不准了。

    刘老黑人却不老,才三十多岁,是这个商队中少有的胸有之人,有时候说话还头头是道,让人高看一眼。

    林静兰见他一个人在那里自顾自发呆,也不打扰他,直接找他们的领头人,贸易公司经理林永泉,她的堂兄。

    “什么?你又要去那里?不行不行,上次回来伯伯差点没把我打死,那边要打仗了,太过危险。要是有个闪失,姑奶奶您掉根头发,我只怕要掉层皮啊。”

    这次为熊成基部运送的。是一批武器弹药,以及一些药品,目前国家运力紧张,几个大型汽车队都用来给熊成基部、东北集团军运送各种战略物资。

    投资汽车厂到是好路子,这个节骨眼上便是极好的扩张机会,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