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92节 收回东交民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莫理循从李秉衡在南华执政时就保持涌信与来往。所以犀床刚能够清楚北京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

    如果在英国人当中。除了莫理循之外的中国通,那么必然是朱尔典。

    今年的多岁的朱尔典依然步履矫健,看不出老态,显得极为有活力。

    这位老人在过去的岁月中,一直是中国问题专家,历届英国内阁在面对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时,都要首先考虑他的意见,他甚至是权威。

    看着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沉思的朱尔典,李秉衡感慨万千。

    “您好,公使先生。让您久等了。”

    朱尔典见到莫理循陪同李秉衡前来,喜出望外,连忙上前与对方握手见礼,笑道:“李先生,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能与您见面,也是件除了午睡之外更令人愉悦的事情。”

    他也没忘记跟自己的老朋友莫理循亲热的拥抱,他也意识到,袁世凯自动下台之后,莫理循恐怕会彻底的到向李秉衡。

    过去莫理循一直希望袁世凯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领导人  “这个领导人应具备绝对权威。在世界有影响,以英国式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为其指导方针,能够把中国引领向强大、光明的未

    去年莫理循的英国之行。几乎全部是在为中国而“效力”在他的影响、鼓动下,一些英国人,包括军官、股票经纪人、银行家等,都表示愿意为中国的复兴添砖加瓦。

    而他,正是沟通李秉衡与袁世凯的桥粱,一个隐藏在幕后的,为中国再造共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头号功臣。

    “感谢您,我的顾问先生,感谢您让鄙人有幸与中国独一无二的领袖在这样的午后阳光下来上一次愉快的交流,不是吗?”

    朱尔典少有的挤挤眼睛,竭力想将气氛带向轻松愉悦。

    没错,莫理循的确正式成为了李秉衡的总顾问,开始为李秉衡出谋哉策,他的身份地位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即便是朱尔典。也要礼让三分。

    三人漫无边际的闲聊着。天文地理历史,却并没有提到当前的政治局势与军事格局。

    显然,双方都在斟酌词句,想让对方先将话题打开。

    “不知道我们的顾问先生打算在北京待上一段时间吗?”

    朱尔典试探着问道。他很想知道李秉衡是否打算尽快解决北京的遗留问题。

    目前的北京成为了各国外交使节们的彷徨之地,他们不知道何去何从,尤其是英法俄日四国。以及他们的一大帮附庸。

    东交民巷那边的使馆区以及兵营,是否会被中国政府强行收回,这也成为朱尔典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我在王府井的家要好好整理一段时间,然后我会搬到南京的新家去。那里太美了。太有时代气息,就像回到英国一样,我当然要呆在那里。”

    这话一语双关,但是朱尔典却听懂了,也听明白了。

    他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置有房产,当时的外交圈称王府井大街为“莫理循大街”他的私人图书馆,收藏了有关中国和亚洲的因书、杂志、地图等文献2万多册,被称为“莫理循文库”

    南京的新家么?

    朱尔典苦笑了一下,是的,就连他们,也必须搬到南京的新家去,英国政府没有办法不承认中华民国,那样的话,中国势必会被德国与美国独霸。

    大英帝国将会彻底的失去在这个远东大国的影响力,一旦交恶,那么香港这个国际商埠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中国占据了主动,而且是绝对的主动,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是么,不邀请我去你在南京的新家做客吗?我倒很想好好的休息一眸子,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了,也会心生厌烦,想要找些新鲜感,不是吗?”

    李秉衡心中一动。对方话里的意思瞬间被他捕捉到了,于是笑着说道:“当然,公使先生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友好朋友,请这样的朋友做客,也是我们的光荣。我正式的邀请您,去我在南京的家作客,希望您能够体验到家的感觉,那样的话,说不定可以取消今年的探亲,省的旅途劳累。”

    他仍然称呼他为公使大人,让朱尔典心生喜悦,这是个友好的开始。

    他大笑了起来,连抽了两口雪茄,拍了拍衣服上的烟灰,说道:“李先生还真是个风趣幽默的人,让我以为不是在与中国人谈话,而是一个来自家乡的友人。”

    的确,李秉衡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让他心生好感,也让他放松了

    备。

    “哦,对了,今天有赛马会,几位来自英国的伸士想要一同外出踏青,不知道两位是否感兴趣?”

    莫理循知道这是在华英国公务人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