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章:地藏王菩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我知道你会来,我算到了,你来的时候天下必定大乱,现在你一个人没有力量去阻止他们,没有人,所以我想让你成为那个救世主。”地藏王菩萨说的话我听到了。

    我坐在神像前面盘坐冥想着什么,这是我不自觉做出的。

    “很好,你是否愿意拯救苍生,甚至有可能会失去你的一切!”地藏王菩萨的声音在我耳边游荡着。

    我拿着金刚杵放在面前道:“好的,我愿意,我非常愿意。”

    到了这个地步,除了我恐怕没有任何人可以拯救苍生了吧,唯独有我,只要保护好他们就行。

    “那她们可以保护么?”

    “可以,我知道你在担心你的女人,她们都会受到很好的保护,如你所愿,那些人还没有知道你的复活,而惊魂院的那个人是你的头号大敌,你只能去找到他,或者……”

    “或者什么?”我听到他有停顿立马问。

    “或者你去神界找一样东西,这种东西极难的找到,你可愿意去往神界?”地藏王的声音有些质疑,可能是怕我不敢什么的。

    “神界又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地方?”

    “所谓神界,里面全都是修士,各种道法,妖魔鬼怪,无奇不有,是个历练的圣地,不过也十分的危险,要去神界,必须先渡劫才行。”地藏王的声音有些沧桑,沙哑,好像不想说了一样。

    “好,正好我也想看看那个神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默默站起身来手中拿着金刚杵,已经准备好迎接了。

    地藏王的神像突然崩碎裂开,经过岁月的侵蚀和蹉跎后这尊雕像再也撑不住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碎石在地上散落着,灰尘飞的满天。

    我的身后就那么长出来许许多多的黑色荆棘和藤蔓,他们像蛇一样快速的生长,目的就是朝着我过来。

    “地藏王,送我去神界!”我大吼一声,那些荆棘快速的缠绕上来。

    地藏菩萨,传说是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转世。

    世人称之为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曾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虽没有成佛,却已达到了佛的境界。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

    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

    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梦游地狱,见鬼王无毒,求得母亲得脱地狱,婆罗门女醒来方知梦游,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释迦佛告诉文殊说:“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就是说地藏前世的身世为求母得脱地狱的婆罗门女。

    又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

    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代有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

    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

    他择了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

    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

    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

    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

    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

    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越益流行。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