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11章:移动危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旦发射手扣动发射扳机,火箭弹工作原理,药室内huǒ yào被点燃,推动火箭弹向前飞离发射筒。火箭弹初速约为117米/秒。火箭弹离筒后,稳定鳍张开,火箭弹旋转飞行。火箭弹飞行0.1秒,约11米后弹体发动机启动,火箭弹加速至294米/秒直至目标。

    RPg-7V1式40mm火箭筒---单兵便携式武器,可对付坦克和自行火炮,破甲厚度325mm。

    é luō sī的RPg-18{俄文РПГ-18}是前苏联时期于1970年代末研制的一次性轻型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是一种不占编制的一次性使用的反坦克武器,用于攻击装甲车辆、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等目标。

    RPg-18于1970年代末开始装备苏联摩托化步兵、空降部队和其他华约国家部队,并用于阿富汗战场。

    RPg-18的研制是根据北越人提供的缴获的m72Law而仿制。因此RPg-18在结构、原理上与m72Law基本相同,所以该火箭筒也是采用后拉式套筒结构,用冷挤压成形的轻金属管制成,由卡口制动装置把内外筒相对固定。

    在外筒上装有发射机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瞄准具、密封端盖和背带组件。发射、击发机构由扳机、扳机簧、扳机座、击针组件组成,点火系统为导火索式,包括火帽、传火导管和点火具。

    操作方式也大致相同,只要去掉前后端盖、拉出内筒、竖起瞄准具,即成待发状态。不过m72是打开后盖和拨出固定销后可直接拉出内筒,而RPg-18则是旋转松动后再拉出内筒。

    RPg-18的机械瞄准具平时也是放倒在发射筒上,使用时竖起。后瞄准器组件位于外筒尾部,其上有觇孔;前瞄准器为框窗式塑料制件。在中心垂线上有3条水平距离分划线,对应的装定距离为200m、250m和300m。

    RPg-18和m72最大的区别是口径。RPg-18发射64mm的Pg-18型破甲弹,破甲深度375mm。不过火箭弹的结构也大致相同,火箭发动机内装有毛刷式装药的高燃速推进剂,可保证弹离开膛口之前,推进剂燃烧结束。

    压电引信设有自毁机构,火箭弹飞行4~5秒后,如未碰击目标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销毁。膛口保险距离2~15m。

    ●RPg-27式105mm火箭筒{塔沃尔加}---单发型反坦克武器,用于发射105mm破甲火箭弹,可对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和其他装甲目标。破甲厚度650mm。弹重7.6kg。

    ●RPg-29式105.2mm火箭筒{范皮尔}---轻型反坦克武器。它发射装有串联式战斗部的破甲弹,用于击毁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和其他装甲车辆。破甲厚度650mm。弹重11.5kg。

    RPg-30反坦克火箭筒重10.3千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大口径发射筒,它可发射配装有串联战斗部的Pg-30式105毫米空心装药反坦克火箭弹;下部分是xiǎo kǒu jìng发射器,它可发射用以对付主动防护系统的诱饵弹。

    主动防护系统在调整好拦截第二次威胁之前的反应时间为0.2秒~0.4秒,Pg-30火箭弹正好可以利用主动防护系统拦截诱饵弹的机会摧毁车辆装甲。在躲避了主动防护系统之后,Pg-30还能够穿透bào zhà反应装甲组件和厚度超过6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厚度超过15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厚度超过2000毫米的砖块。

    RPg-30反坦克火箭筒的测试项目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等待装备é luō sī陆军,以及随后获得批准用于出口。

    火箭筒可以认为是迫击炮和火箭的混血儿。它一般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火箭弹和发射装置。

    发射筒一般置于发射手肩上,扣动扳机点发火箭发动机,短暂强劲的喷射流推动火箭弹飞行大约150到300米,这主要取决于目标距离和发射手的技能。一个火箭筒手必须清楚火箭弹后喷燃气的危害性,高温高速的热流对处于发射手直后的人员有严重伤害效果。

    用火箭筒打直升机是阿富汗游击队对抗苏联直升机时发明的,由于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的速度慢、射程近、精度差,用来打直升机不容易,需要通过严格训练,而且火箭大仰角发射时的尾喷焰在地面反射后还会令射手及周围的人受伤{黑鹰坠落中的RPg-7尾喷口后20米范围内都是危险区},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或在尾喷口上焊一个角铁来折射尾喷焰。

    1958年苏联成立了国家专业设计局,专门研究反坦克火箭筒。50年代末,苏联国家专业设计局在РПГ-2的基础上,经过复杂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