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章 名扬天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十年后。

    宋国东京汴梁。

    皇宫。

    金殿。

    早朝。

    皇帝赵光义升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cān bài赵光义,高呼万岁。

    礼毕,随后是文东武西,排列两厢。

    丞相王延龄站出来,抱拳拱手,躬身作辑,奏道:“启禀皇上,微臣昨晚夜接到北边大辽天庆梁王耶律时尚派人送来的战表,声称要和我朝开战。”

    他说到此,又跨上几步,躬身向赵光义递上边关告急折报,又说道:“启禀皇上,辽国的元帅耶律世昌,带领兵马已经大兵压境,请朝廷火速派兵遣将,到前线抗击辽兵。”

    “什么?辽……辽国要与我朝开战?这,这……”

    赵光义一听,吓了一跳。

    刹那间,他双腿哆嗦了一下,差点从龙椅上摔倒下来。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饮酒作乐,做他的太平国主。

    他素来又重文轻武,忽然接到外国的战报,他岂能不惊?岂能不怕?太平的日子,过了这么久,忽然要打仗?宋国的兵将还能打吗?

    来者不善啊!

    辽国天庆梁王既然发兵中原,那就是早有打算,一定兵精粮足。北国兵将都很勇猛,马快刀狠,如果我朝派不出智勇双全的虎将率部抵抗,江山难保啊!

    他想到这儿,颤声说道:“众爱卿,哪位愿讨旨领兵挂帅,杀退敌兵?”

    他说完,往两边观看。

    半晌没人答言。

    他以为没听清楚,又说道:“众爱卿,何人领兵挂帅,去抵抗北辽?”

    他又看了看,还是没人答言。

    赵光义发火了,吼道:“常言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朕的太平年间,你们拿朝廷俸禄,皇恩浩荡,现在朝廷要用人,却无人出力?怎么啦?都他娘的成怕死鬼了?”

    皇帝都急得开骂了,失态了。

    但是,文武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还是没人答话。

    为什么没人讨旨呢?是大宋空虚无名将吗?

    不是,目前为止,宋国实力仍很雄厚,文官足智多谋,武将骁勇善战:左丞相王延龄、右丞相赵普;武将有呼延赞、曹斌、石延超、杨业、高怀德、高怀亮、郑印,还有八王千岁赵德芳,西宫娘娘的父亲、当朝国丈、太师潘仁美。

    那这么多文官武将,为什么不讨旨领兵呢?

    那是潘仁美压着这些名将和王爷。

    赵光义见还没有人答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正要从龙椅上起身。忽然有人上前躬身,说道:“陛下,老臣愿领兵,去北国平灭耶律世昌的贼兵。”

    赵光义一看,细瞧此人:只见龙椅之下,跪着一人,年约五十,金翅相雕,白缎蟒袍,腰横玉带,花白胡须。

    此人正是西宫娘娘潘丽蓉之父、当朝太师潘仁美。

    赵光义心里甚是感动,暗道:关键时刻,还是朕的老丈人好啊!也只他才能为朕分忧解难啊!真应了那句古话:漫漫人生路,走好亲家路。老丈人才是朕的真正的亲人啊!

    其实,潘仁美此时出来讨旨,正是他最得意之时。

    他看到了,满朝文武还是怕他的。

    他不先开口,哪个文武敢出声?

    当然,他也没安什么好心。

    他仗着女儿潘丽蓉是西宫娘娘,在朝廷里是大权独揽。

    要不是八贤王赵德芳和老令公杨业这些有功之臣还活着,他早把赵光义从龙椅上拉下来,自己当皇帝去了。

    此时,他心想:只要老夫挂帅成功,到了边关就可与北辽合作,然后里应外合,推翻宋国,和北辽平分疆土,老夫重建大唐国,也当当皇帝。嘿嘿,富贵莫过帝王家啊!

    此时的赵光义哪知道他的老丈人没安好心,还以为老丈人向着自己呢!

    他感动的一塌糊涂,热泪盈眶,哽咽地说道:“太师,您此般年纪,还要披挂上阵,带兵杀敌,朕心何忍?

    潘仁美生怕赵光义改变主意,急道:“陛下,老臣虽年迈,但筋骨尚健,哪能看着江山破碎?老臣既食君禄,当分君忧,愿为国领兵前去退敌,虽死无怨。”

    听了潘仁美此言,杨业正想一拳擂死这个老贼。

    但是,他听到了身旁的呼延赞已经指关节“格格”直响了。他侧身一看,却是呼延赞怒目圆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