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幸好此时是秋季,大宋的农田已收了庄稼,一些瓜果蔬菜之类的也供应充足。

    四方勤王之师大多自带粮饷,能应王命者一般都是当地乡贤豪族。

    州府仓储也应勤王令大开方便之门。

    州府守卫军是各地勤王师的骨干。

    有这些官字打头的士卒将帅挡在前面,一切费用都好筹备。

    宗钢想着夏洛奇临走前的筹划,心里觉得大宋江山一时竟安稳了许多。

    宗钢自然已经知道钦宗任命夏洛奇为各地勤王之师的总军师。

    心想,这小子年纪虽小,可筹划却极为老辣,哪里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能做到的呢。

    对自己宝贝女儿得遇良人,能够拥有未来的幸福深感高兴。

    回应钦宗圣旨,宗钢当天就率三千亲卫带着阮公公一起班师回朝了。

    阮公公见大军并没有全部撤回,心下颇有不安,可圣旨上确实没有写明是全部撤军。

    只好听之任之。

    阮公公知道钦宗让宗钢撤军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他一个人在封都皇城没有安全感。

    原本夏洛奇这天下第一勇士在旁,谁也不敢动他钦宗一根汗毛。

    可夏洛奇却不辞而别,听说已到了扫北前线。

    不由心里有些恐慌。

    手下只有李泽李太师一人可以信任。

    那种师道似乎并不是全力支持自己,在自己与太上皇徽宗之间保持中立。

    种师道可是扫北勤王之师的副统帅,却不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一是种师道坚持驻军在朱仙镇附近,并建立了一个元帅府。

    不愿随自己进封都皇城。

    这样做的目的是首鼠两端,对逃往南方应天的徽宗势力表明态度,自己是两不相助,不参与皇权斗争。

    当然,种师道也不得罪钦宗,从手下拨了四万人马给了柴进。

    那意思是你钦宗有宗钢的三万人马,加上柴进的这四万人马,足够你保住皇位了。

    但种师道不明说。

    钦宗心里有些苦涩,只好听任种师道的这种权宜。

    哪一个君王不希望臣下效命,忠肝沥胆?

    这种师道是秉承了自己在大宋以来的家风,即将门不参与皇权之争,历来皇权之争太危险了。

    站错了队,那就是一个灭族的下场。

    杨家、曹家、折家等大宋将门都是采取这种策略。

    钦宗也明白大宋立朝对武将的忌惮。

    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十分不痛快。

    自己的老子已经禅位,为何还不放权?

    几乎是带了一个文武朝堂班子直接逃到了应天。

    还口口声声说再不回封都皇城,那意思是要在应天另立中央。

    钦宗只好一次一次的请柬,请求太上皇徽宗赵佶回驾皇城。

    甚至说只要老子你回来,我还把皇位还给你的话。

    徽宗听了儿子钦宗如此说,于是就假装要去fèng huáng山祭拜天地,那fèng huáng山离封都皇城很近,也就一百多里路。

    这意思就是我答应你了,但不是听你的命令回京。

    徽宗的忌讳是怕钦宗将他请回来后软禁。

    即便他自己不这么想,可架不住手下那帮怂人给他出各种骚主意,各种挑拨。

    那张邦昌、童贯、蔡京等人哪个是好鸟?

    徽宗原本就对这些鸟事不感兴趣,自己沉醉在书画艺术里潜心创作,一路游山玩水,大开眼界。

    从春天出发,到秋日返回,一路的山川良田、农家村舍、酒郭城池等等风景实实在在的开阔了这位皇帝画家书法家的眼界。

    由此画风变得更加辽远,感情变得更加自然纯朴。

    这些艺术上的进益是那些文武大臣很难了解的。

    虽然有媪相蔡京略知一二,可高处不胜寒的艺术绝顶风光当真是寂寞知音少了。

    宗望一路骑着追风狂奔。

    后面岳飞、韩世忠等人一路猛追。

    柴进带来的五万兵马锐气正盛,这一路狂追,直把宗望追出百里。

    差点没把宗望给累死。

    眼看着那大名府还有三百里路,可人马实在没多少跑路的力气了。
<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