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831-0840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他的毁灭就是从这一次起床开始的。

    夏言走到严嵩的面前,扶起了这个比自己大两岁,跪在地上痛苦不止的老人,叹了一口气:

    “分宜(严嵩是江西分宜人),你这又是何必呢?”

    何必?要不是为了脑袋,鬼才跪你。

    严嵩立刻停住了哭声,醒了鼻涕,拉着严世蕃,以庄重的装孙子形象站立在夏言的面前。

    大家都是明白人,你来干什么,想要什么,我非常清楚。

    于是夏言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挥挥手,表明自己的态度。

    严嵩和严世蕃大喜过望,立刻再次磕头谢恩,千恩万谢而去。

    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

    夏言实在是个不错的老头,他虽貌似古板,实际上胸怀宽广,心存仁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

    不久之后,这位老好人就遇到了麻烦,在批阅御史公文(告状信)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陆炳。

    陆炳兄实在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虽说他还有点原则,却也喜欢搞三搞四,收点黑钱,搞点贪污。慢慢地,事情也越闹越大,最后捅到了御史那里。

    于是夏言发火了,虽然他和陆炳的关系不错,但对于这个人的不法行为,还是有必要加以惩戒的。然而就在他打定主意之后不久,陆炳就找上门了。

    陆炳不是吃干饭的,他是搞特务工作的,在他的英明领导下,锦衣卫已经成为了最为可怕的情报机器,但凡京城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个知道。这次也不例外。

    在京城里,陆炳很少有害怕的人,夏言是唯一的一个,这位锦衣卫大人十分清楚,夏首辅是个二愣子,翻脸就不认人,还特别能战斗,无论你是什么来头,什么关系,只要认准了,统统打翻在地,还会狠狠踩上两脚。

    明朝那些事儿4第九章致命的疏漏(2)

    惊慌失措的陆炳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走了严世蕃的老路,上门求情。

    他不是空手去的,还派人拿了三千两银子和他一起走。他知道夏言久经沙场,混了几十年,说话是浪费感情,还不如来点实惠的。

    从这件事情上,就足以断定,陆炳的水平不如严世蕃,因为他跟夏言打了多年交道,竟然不知道这位仁兄不收黑钱。

    所以当夏言看到陆炳,以及他带来的那些东西时,只说了两个字——出去。

    还加上一句——从哪里带来的,就带回哪里去。

    陆炳也懵了,他情急之下,只得用出了严世蕃曾用过的那一招——痛哭流涕,下跪求饶。

    当然结果还是一样,夏言依然原谅了他,这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你既然不准备处理人家,干嘛要这么穷折腾。

    陆炳带着眼泪离开了夏言的家,心中却已充满了怒火,名声不重要了,原则也不再重要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报这一箭之仇!

    当陆炳受辱的消息传开后,严世蕃找到了他的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夏言的死期不远了。”

    严世蕃这样说是有把握的,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必能将夏言一举铲灭。

    严嵩还是一头雾水,朝廷里都是夏言的人,插个脚都不易,怎么动手?

    然而严世蕃告诉他,不需要拉帮结派,培养亲信,眼下有一件事,只要其中略施小计,夏言就必死无疑。

    严世蕃所说的那件事情,发生在一年以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兵部侍郎兼总督三边军务曾铣向嘉靖上了一份奏疏,就此拉开了这幕大戏。

    曾铣是一位极具军事能力的将领,他虽是文官出身,却喜欢军事,做了几年县令后,被委任为辽东巡案御史,从此开始在战场上打滚,并显现出他的军事天赋。

    应该说曾铣是一个奇怪的人,怪就怪在别人不愿打仗,他却是打仗上了瘾,只要有机会,他就绝对不会放过。

    他干过最损的一件事情发生在除夕之夜,大家打了一年仗,好不容易准备过年,曾铣来了。

    “大家收拾一下,准备出兵作战!”

    都大过年的了,大家都消停两天吧,这时候动刀动枪多不吉利,没人愿意出去拼命。而且蒙古人行踪不定,出去也未必能找到人。

    可是主帅的命令不能不听,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找到了一个人去向曾铣的老婆说情,希望能够延期。

    不到一杯茶功夫,消息传来,去说情的那位仁兄被砍了,头被挂了出来。
<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