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33章 接私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给教坊曲目的演奏,分出难易程度?”所有乐工在李龟年大致的讲完了这个艺人定级的想法之后道。

    所谓的定级,就是给艺人们划分成三六九等,技艺水平高的,拿高薪酬,技艺水平低的,拿低薪酬,这个方面,李龟年一说,大家就能够理解了。

    可是,给三百多首曲子,近百种不同乐器的演奏,做难易程度的定位,这却是有些冲击在场三位部首和近百乐工的认知。

    要知道,他们以前都是大混练的,一首曲子,会了就是会了,不会就是不会,没有什么很深刻的研究和解读。

    而且,一些曲目,通常是围绕一两种主乐器的演奏展开,比如《清平调》,就是以笛为主,《琵琶行》,又是以琵琶为主,其它的如《高山流水》,是琴瑟两种,其它的大多数乐器,都是起衬托作用的。

    而一个艺人,如果在笛箫,上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吹《清平调》,你给他定下了一个相应的艺人级别,可你让他去演奏以琵琶,琴瑟为主的曲子的时候,他却是完全抓瞎,这又应该怎么算?

    难道,还要把演奏所有乐器的艺人专门分类?

    “是的,所有的乐器,都是为曲子的演奏服务的,而的曲子,又都是通过乐器演奏出来的,咱们将演奏分难易程度,来给艺人技艺水平定级,能够十分精准的定位一个艺人的水平,达标,就是达标,不达标,就是不达标,如果这个艺人的笛箫演奏水平是八级,或者十级的时候,那么他在表演笛箫的时候,就应该拿比较高的出场费用,因为它水平高。

    而同时他的琵琶,琴瑟的演奏水平是sān jí,四级,则他在演奏琵琶,琴瑟的时候,能拿到的,就是比较底的出场费用。”李龟年给大家解释道。

    “等等,李太乐您是说,凭这个定级,给艺人薪酬?除了咱们这些乐工,太乐署以前可并不给艺人发薪酬啊!”一个口快的乐工开口询问道。

    其它的乐工,包括梨园三位部首也是点头,向李龟年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李龟年笑道,“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啊!艺人们也要生活,也可以出去接私活赚钱的嘛!”

    “接私活?”

    这对大家来说,同样是个新词。

    即便是在内外教坊,艺人是什么身份?

    奴贱之身而已。

    他们配有财产吗?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别人的财产,何谈拥有自己的财产。

    只不过那些被大户圈养的人,是私人的财产,内外教坊的艺人,是皇帝的财产,说出来稍微好听一些而已。

    以往的时候,能收出场费的除了青楼娼妓,和音乐界的名人士大夫之外,可没听说过其它的曲艺行的人能收什么出场费。

    尤其是民间乐籍的艺人,表演的好,也不过是权贵富户给的一点打赏而已,与他们发善心打发乞丐的时候给点钱没什么两样。

    多数的时候,他们会被像李龟年这样的士大夫家庭,收纳在家中当奴仆,演的好,也是在主家混个吃穿,演的不好,吃穿甚至都不能保障,甚至可能受到打骂,或者被赶出家门。

    毕竟,像李家这种以曲乐传家的人家,对于艺人还是比较尊重的,在一些不看重艺人的大户人家,很多艺人跟家里养的一条狗也没有什么区别。

    给他们定级,制定出场费用,让他们拿钱?

    这可真是有点天方夜谭了。

    而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李龟年一系列提升艺人社会地位的计划了。

    农工商户籍和为民籍的政策,已经在长安开始试点了,那么,只要让皇帝和百姓们看到艺人对于这个社会的作用,去处他们身上的一些污点,将这个群体带入到民籍里面去,也未必是不可能办到的!

    当然,所有这种打破现有社会习俗的改变,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及一个合适的契机,就像宵禁得以在长安试点开放一样,李龟年推动它形成了一种全民的愿望,他就自然而然的开放了。

    农工商三种户籍合并,同样是在李隆基领会到了开放政策的好处之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临时开放的。

    目前来说,实行这些开放政策,还并没有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李隆基也乐此不彼,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开放各种政策为代价,给国家和他自己赚取了一些好处。

    毕竟,即便是能够读的起书的商人子弟进入官场,也不是说进就进的,他们从读书,到参加科举,再进入仕途,然后在仕途中得到升迁,一直到可以威胁到传统士族门阀的权威的时候,起码得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从女帝大肆tú shā士族,扶持平民阶级读书入仕到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