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李儒欲献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主公,营外有自称李儒之人求见。 ”

    是日,平县董军终于暂且停下了对孟津的攻打,项敖难得有时间思讨之后对策,不想董卓麾下李儒竟然来访。

    “儒拜见镇国公!”

    见李儒作揖见礼,项敖即便想将此人地正法,为先帝刘宏除掉此人,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只得抱拳回礼。想到淡然的示意李儒坐下,命人呈些许清茶。跪坐下来之后,项敖才将鸩杀少帝刘辨的元凶细细看来。

    并非项敖想象的一般阴狠角色,一袭青衫,头顶束髻。略微年长的李儒也没有太多衰老之色,方正的脸庞之五官分明,虽谈不俊俏,但让人瞧来却极为亲和。项敖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何显得如此正气之人,竟苟同董卓,祸害天下。

    见项敖一直淡定不语,李儒不想耽搁,轻啄一口清茶润喉之后道:“今日儒前来,乃是奉陛下之命,太师嘱托。”

    “陛下之命?呵呵!”项敖轻蔑一笑道:“那不知李骑都奉命前来作何?”

    见得项敖如此,李儒并无太多表情,仍是淡定说道:“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更是大汉肱骨,尽心尽责守护边疆。太师自入朝以来,虽有些许鲁莽行径,但太师初心乃是辅佐陛下重振大汉雄威。镇国公被奸妄之人迷惑,起兵犯京,乃是对先帝不仁,对陛下不忠也!”

    “对先帝不忠?”项敖见得李儒如是神色,语气包含些许怒气道:“先帝信任,命臣守卫大汉边疆,辅佐陛下重振朝纲。尔等作何?鸩杀弘农王?弘农王乃是先帝子嗣,更有昔日九五之尊,尔等何来熊胆,敢谋害弘农王?”

    李儒闻言,先是一愣,之后恍然想到,原来如此。随即表现出愧疚之色道:“镇国公莫慌气恼,儒不过奉命行事。当初太师废少帝立献帝,乃是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弘农王刘辨行径轻佻,毫无皇家威仪。已年过十四,竟不及当今陛下的远见。”

    “朝廷本已显糜烂之状,天下世家也是毫无作为。”李儒脸色些许愤恨说道:“若是弘农王当初安于闲乐,在陛下册封的封地内了度余生,怎可能会发生之后让太师背负骂名之事?镇国公可知,弘农王禅位之后,竟暗地里联络朝廷有异心的世家,妄图诛杀太师,篡夺献帝皇位,如此忤逆之罪,让陛下如何自处?”

    “陛下年幼,不忍手足相残。但太师乃是辅佐大臣,定不会让陛下之皇位有丝毫威胁。无奈之下,太师只得将千古骂名背负己身,替陛下除掉隐患。”李儒一脸正气,慨忿说道:“皇家争斗本无情,镇国公想看到因帝位之争让洛阳大乱乎?”

    “荒谬!”项敖猛拍凭几,站立起来道:“弘农王乃是陛下兄长,怎可能如此?尔等欲欺瞒天下,独霸朝纲,天理难容。”

    “镇国公息怒!”李儒见状,慌忙躬身深拜,声音些许阴厉道:“镇国公不信儒之言论,但事已至此,镇国公欲意何为?攻下洛阳诛杀太师?”

    “不杀董卓,难慰先帝之灵!”

    李儒起身,抬起头来,望着项敖森然道:“糊涂匹夫!”

    “朝纲不振,乃是宦官蒙蔽,外戚干政之果,加之世家只顾家族利益,方才使天下变得如今模样。”李儒脸色涨红,显得极为气氛道:“难道镇国公以为诛杀太师之后便能还朝纲清明?汝镇国公乃是先帝重臣,忠于朝廷的名声闻名天下。各地所谓的豪杰,需要汝之镇国公名声,方可出师有名。”

    “若是太师果真被汝等联军诛杀,镇国公还认为群雄会让镇国公入朝?镇国公难道忘了,先帝曾有诏,不得朝廷诏令,镇国公终身不得入朝乎?若是汝镇国公不得入朝,太师被诛,镇国公以为将会是何人辅佐陛下?袁绍?袁术?孙坚?还是那些不成气候的朝大臣?”

    李儒一通疑问,尽数甩给项敖。在天下看来,所谓的镇国公项敖不过是贫寒之身,难有成。再加项敖往日表现似乎是愚忠皇室,让天下之人觉得项敖难有成。李儒如此质问项敖,是想着将项敖内心的担忧提到台面,让项敖知难而退。

    但是天下之人又如何知晓项敖自己的想法?若不是念及刘宏对项敖恩情,本自觉不是这个世界之人的项敖还会在乎所谓的先帝血脉?

    望着低头沉思的项敖,李儒神色自信,甚至些许自得。

    片刻过后,项敖似乎些许颓废的抬起头,情绪低落。李儒见得项敖如此,不等项敖开口,急忙说道:“当今陛下亦是正统,只要项公为陛下镇守边疆,仍然是为朝廷分忧,为先帝效忠。即便如今董卓变现不尽人意,但朝大臣定会设法补救,项公为何如此固执,让朝廷乱加乱?”

    “况且此次所谓盟军主脑袁绍更是不仁不义,害得项公痛失挚爱,此仇不报,何为君子?”

    “嗯?!”项敖闻言,脸色不负方才颓唐,脸色突变。项敖站起身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