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章 马均报恩,制炭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自从项敖任太守之后,便命焦靖在寒冬完全到来之前离开前往保康县去接留在保康的数人,然后项敖陷入了枯燥繁忙的日子当。 此段时日见得最多的便是蔡邕,是在是无法,项敖自认聪慧,不说学富五车,却也是学究之人有些许能力的人,然而繁忙的政务让项敖头大,只得经常跑去向蔡邕求助。

    首先便是郡钱财如何得来,王太守原本将其与塞外之人交易的整个过程都说清于项敖,项敖也是记住了。可是项敖要与鲜卑之人交易,项敖心膈应得慌。项敖也知各族之都有善有恶,别说处理政事,算平日里与外族交往都因理智在前,情感在后,可项敖个人却难以接受。

    入冬后朔方郡周边大都大雪弥漫,无法长远外出,当然来的人也是极少,与外族互通有无之事项敖还有思考习惯的时间。北方寒冬也是不短,农物耕作之事也不是太急。

    当然,日常处理百姓纠纷,抑或盗抢之事项敖倒是极为轻松,信手拈来。然而如何帮助朔方郡的百姓度过如此寒冬确是让项敖心焦不已。朔方百姓本贫寒,再加此次鲜卑提前南下掠劫,许多百姓家都已无过冬的衣物食物,更别说取暖的石炭之类的物件。

    项敖这些时日在朔方郡内及周边到处探查,希望能找到易于开采的石炭。易于开采的石炭也是有,可数量太少,若是入冬之前发现还好,可以派人加紧采集。可是现在的天气项敖在外时间过长都觉得极为困难,何况少衣少食的百姓。无法,项敖便起了如何更为有效的利用石炭的想法。

    在项敖绞尽脑汁也拿石炭没有办法的时候,临戎城迎来了一位项敖都未曾想到的可爱人。

    “还望恩公不弃,收留钧。钧无以为报,甘愿效犬马之劳!”

    望着跪地行大礼的马均,项敖感叹。之前跟随老道士游访,路途之遇到马均。见其善良,有又一双巧手,不忍之下才设法救治其口吃之疾,不曾想无心插柳。

    “德衡不必多礼,若是德衡不嫌弃,留在朔方,造福百姓也是好事!”项敖扶起马均,感慨道,心也是极为高兴,能得如此巧匠,日后对朔方百姓定是好事。

    在马钧和父母一致认同下,举家前来投靠项敖,以报再造之恩。路途之得知项敖得任朔方太守之后,马钧更是急着赶路。马钧虽因口吃年少时没能学到太多学问,但马钧也是有大志向之人。尤其是学得一手好手艺,更是想用自己创造的东西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在得知项敖任太守之后,便开始打算如何能求得一官半职,实现自己抱负。

    项敖原本很看好马钧手艺,如今在项敖苦恼之时前来投奔项敖的马钧却是让项敖喜眉梢,马任命马钧为工丞,负责朔方郡内所有民生或者军队器具制造事宜。原本盐、铁、工、都水等一应官员由朝廷轮流派人到地方任,不属辖于地方郡吏。

    汉灵帝在更改年号为光和时便开始挂牌卖官,因朔方偏远贫瘠,且常年被北方游牧的鲜卑侵袭,朔方郡之内挂的官职无人问津,汉灵帝便借此次项敖出击鲜卑营救百姓有功,提议将朔方郡一应官职任免下方到项敖手。

    是朝众人居然无人反对,汉灵帝虽极为怪,却也没有多问,毕竟项敖所为虽不是大事,但恰好在其更改年号之时发生。汉灵帝想来:既然朔方之地官职无人问津,项敖此行的作为恰好不是又说明更改年号的英明之处么?

    这样,项敖虽之时朔方郡太守,其在朔方郡的权利之大汉分派的皇室王侯和公主也只只高不低。虽然在有些有心人眼项敖已经被绑死在朔方偏远之地,无回京之日,但是谁又能说定呢?

    马钧任之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同项敖一起想办法提高石炭的使用效率,两人也未太多寒暄,在项敖安排好马钧父母住所之后便带着马钧一同前往郡城之的工坊去了。马钧之才确实了得,不出三日的功夫,便相处了办法。

    马钧提议将石炭的屑料活水后揉成团,间夹杂一些木屑竹条,再在表面撮些许孔洞,晾干之后便可放在炉使用。效果极好,只是因制作过程让木屑和竹条浸湿后燃烧时烟尘教大。如此炭团燃烧过后,撬开的煤灰之只有少部分石炭还有未被利用。

    项敖觉得如此制作虽能提高燃烧效率,却太过浪费石炭,家使用烟尘太大也对身体无益,便建议在其加入少许砂灰。加入砂灰之后的炭团成型更为稳定,不易变形,而且通过对,同样大小,同样制作之法的炭团,加入砂灰的能燃烧更久。

    虽火力稍要小些许,不过百姓日常的用度和冬日一家之人取暖之用确实足够。马钧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得知只需在碳灰加入极为少许的食用的盐、碱、矾和石灰粉可提高燃炭效率,燃得更久且少烟尘。

    为能达到量产,马钧又想办法制出巴掌大小的半瓜状的模具,只需将石炭碎屑与砂灰按搭配好的例混合之后将模具一盖一提便成型。找到方法之后项敖便安排人手大量的赶制,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