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零五章后期制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电影的后期制作大体分为三大块。

    剪辑,也就是组接镜头,将前期拍摄的单个镜头组接起来,让它成为一部流程的电影。

    特效,分为两个时期,化妆、搭景、烟火……属于胶片时代的特效,而三维特效和合成特效这些属于cG时代特效。

    配音,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为电影角色配音,添加音效等。

    当然电影后期制作除了这三大块外还有添加字幕、片头片尾,制作预告片……等。

    但这些都是小分块,属于细枝末节,像这种小问题约翰是不会亲自动手的,最多也就是剪辑时随手把预告片剪出来,但也仅此而已。

    白色的剪辑室里,约翰全神贯注的看着监视器,剪辑师李·史密斯坐在一旁操作着。

    剪辑共分为初剪、复剪、精剪、综合剪等几个步骤。

    初剪就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

    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

    精剪就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

    符合剪就是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

    总的说来,剪辑就是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叙事自然、流畅、连贯,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所以这是一门精细活,像那种想要一个星期或者十天的时间完成一部公映电影剪辑的想法,简直就是开玩笑,一个星期这点时间连粗剪都弄不出来。

    “李,换掉113号镜头,用115号镜头试试。”约翰拍拍身旁的剪辑师李·史密斯道。

    “好的boss。”李·史密斯快速换掉镜头,重新播放了一遍画面。

    “情节流畅了许多。”李·史密斯看着画面道。

    他心里对约翰很惊讶,经过这几天的共事,他发现约翰不仅能拍摄影片,还是个剪辑高手,不管什么镜头,在约翰这里总能快速成为符合逻辑的画面,甚至比他这个专业人士还专业。

    其实李·史密斯不知道,如果约翰不是怕他驾驭不了《阿甘正传》的剪辑,约翰肯定不会亲自跑到剪辑室操刀。

    一部公映影片的剪辑起码需要一个月,像约翰这种忙人,在剪辑室里待一个月简直就是犯罪。

    但约翰也没办法,李·史密斯虽然号称好莱坞第一金剪刀,但那是未来,不是现在。

    《阿甘正传》之所以会大获成功,除了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外加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故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电影运用了各式不一的表现手法来达到了最佳的表现效果,其中的蒙太奇运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是一种颠覆,从而才会让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人性之美。

    而现在的李·史密斯还不具备这样高超的剪辑手法,更不可能将这些蒙太奇运用得炉火纯青。

    但只要他跟着约翰完成这部《阿甘正传》的剪辑,那他的技术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蒙太奇也会运用得得心应手。

    “下一个镜头。”约翰看完画面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吩咐李·史密斯准备下一个镜头。

    “117的镜头换成119的,将时间剪短,控制在5秒左右。”约翰看着画面吩咐道。

    这次镜头是阿甘在越南战场上遭遇敌人画面。

    这种战争画面,约翰准备运用快速剪辑的手法来体现出战场里的急迫和危险感,让观众看到画面就能不由自主的替阿甘担心起来,同时也能体现出阿甘为了朋友不顾危险的那种精神。

    “恩,这次的画面比上一条好,战场的危险和急迫感都出来了,并且将阿甘这个角色重情重义的一面刻画更深刻。”

    约翰看完监视器播放的画面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了换下一个镜头,争取今天剪出八分钟的画面。”约翰二个星期来和李·史密斯一共粗剪出了50分钟的画面,这个效率算很高了,但对于《阿甘正传》这种时长达到135分钟电影来说,他们连一半的量都还没剪出。

    而且这还只是粗剪,后面还有精剪、综合剪,所以光剪辑这道工序,约翰可能就需要三个月,这还是建立于他对《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熟悉,如果不是前世看过这部电影,换做第一次剪,那就可能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剪辑。

    但好饭不怕晚,《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值得这样的投入,不管是奖项上摘下的六座小金人,还是高达6.7亿美元的票房,都值得约翰为它付出,都值得精雕细琢的打磨。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早点休息,明天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