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章 渡口偶遇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翌日清晨,秋雾袅袅。

    晨阳被秋雾笼罩,像是蒙上了无数层白纱,辉色虽红却清冷无光。

    高顺领着臧旻和许贡,高原在一旁作陪,在偌大的庄园里游览起来。把高家新建的造纸坊、香胰坊、蜡烛坊、木器坊和铁器坊等等,都参观了一遍。

    “德厚真有大才,能写出《晋民要术》和《农家经》这样的奇书!回头我要抄录一份,将来回江东后也好置一处庄园!”看完这一切,许贡感叹。

    一旁的臧旻却不同意,提醒高顺:“德厚啊!经书才是正道,这些都是小道!”

    “喏!臧公!”高顺虽然不同意臧旻的观点,却没有反驳他。

    接下来两日,高顺趁着空隙把高氏庄园的发展重新规划了一下:

    比如建立蒙学,让界休、昭余泽、马邑和强阴等四处基地部曲的孩童入学读经;比如让高原派工匠研究油墨,准备用木版印刷书籍;比如找到最好的材料来造纸节省费用,降低纸张的价格让平民也能用得起。

    比如让高原从太原郡的士人家中买来蒜种大面积种植,让部曲食用提高抵抗力;比如让高原派人手根据名单寻找战死骑卒的家属,愿意来四大基地的一定要善待;又比如高原派人南下购买粮食储存,以防大灾来临……等等。

    与此同时,高顺命高狐难离为队率,马达林和麴良为屯长,挑选一队可靠骁勇的部曲准备南下。这些部曲都骑枣红色的乌桓战马,魏续称之为‘血虎先登’自己也加入其中。

    魏馨儿已经住到高家庄园的对面,魏续家的庄园里,自然来往频繁。高顺和她都恪守礼仪,没有越出雷池一步。

    这一日清晨,依旧是秋雾弥漫。高氏庄园里一片白色,秋霜如雪覆盖了整个庄园。

    臧旻和许贡的一百名部曲亲卫,高顺的一百名部曲,都已经整理好队伍立在庄园的驰道中央。宋宪还是如约而至,和侯成一起,骑着枣红色的高大战马排在队伍的最前方。魏续和麴良排在队伍的最后。

    队伍的中间有十辆马车,一辆是臧旻的囚车在最中央,一辆是装载高顺书籍的马车,还有两辆马车里坐着李陶和宋炎两位小黄门,其他的车辆都是高顺带入京师的活动经费。

    “阿母!大郎走后,你千万不要劳作了,保重身体要紧!”高顺给魏氏行礼叩别。魏氏含着泪,抱着小萝莉任红昌,不停地的对高顺唠叨:“要多穿衣要吃饱,不要逞强……”

    “小妹、二弟,你们要听阿母话照顾好阿母,也要保重身体!”高顺又和高嬛、高原话别。此去一千里,他不知这一去何时才能返乡,或许是几个月,或许是几年!

    最后到了任王氏,高顺却有点情绪复杂了。自从那一夜之后,高顺再次狠下心来自律,没再碰任王氏。名不正言不顺,偷腥是容易上瘾的!“你要多保重,帮我照顾好阿母!会给你一个说法的!”高顺低声嘱咐任王氏。

    “嗯…”任王氏的颈脖和脸都红晕顿生,含泪点头。

    魏馨儿和魏亭长,也来到高氏庄园里送别高顺等人。就在昨晚,高顺已和魏亭长谈妥:一旦他在京师安居,便把魏馨儿接去在京师完婚,臧旻可为师长来做主婚人。

    这一切,高顺都是为了将要到手的太原郡孝廉,也是为了远大理想。听说帝国官场不喜出身粗鄙的边境农人,他要去闯一闯会一会天下名士。

    “出发!”高顺坐上臧旻车厢外的车梁,朗声大喊。“哒哒哒!骨碌碌!”马蹄声起,车轮滚滚。高顺的队伍沿着驰道,顺着官道,驰向九百多里外的京师雒阳。

    十月初,高顺一干人等才到达河内郡的河阳县,旅途艰辛言语难述。众人从界休千亩聚出关东进,入上党郡,沿太行山南下。攀太行陉栈道,途经古战场长平亭,过险隘天井关,南出河内轵县的轵关才见平地。

    太行陉之险天下罕见,最窄处不过一丈来宽仅单车可过,稍不留神便会坠落悬崖丧生。一路上,大车的车轮都损坏多次,好在没出现人员伤亡。

    “今日一行,方知晋人南下之难!”出关后,侯成感叹。宋宪也是一样,唏嘘道:“小弟也受益良多,这才明白主公昔日之语,‘为将者当行万里路,把天下山河装入胸腹!’是警世之言啊!”

    一路行进后,高顺麾下的魏续、侯成和宋宪等农人部曲,总算开了眼界,心中更加敬佩自家主公的见识不凡。

    时值晌午,冬阳高悬。天气却有些异常,温暖宛如春日。

    高顺等人东驱几十里,来到河水河畔的孟津渡口。孟津渡是河内郡和雒阳间的最大渡口,地势险要,朝廷在渡口南岸设关,派重兵把守。

    孟津渡口也因此繁华,官舍和商铺众多,rén liú如织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