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崩的消息自然不可能一直都被封锁着,而且朱元璋的遗体也不可能不下葬,这封禁了一日的金陵城终于是开了,并且大明皇帝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了传了出来。
只是在朱允炆的暗示下,这消息的传播力度并不大,甚至应该由大明官方的骑信急报都没有立即发出,而是有预谋的拖延了下来。
这是朱允炆的意思,也是太子智囊团的意思。
先帝驾崩,新皇当立,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可如今大明的局势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登基的。
北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西有秦王二世和晋王二世,还有另外那些边塞亲王,一个个都是手握兵权之人。
如果这些人心有异念,对大明皇位的更迭有想法,那对于朱允炆而言可就糟糕透顶了,甚至还有可能掀起大明动荡的开始,让这个帝国在二世之时便分崩离析。
所以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意见统一之下,朱允炆暂缓了通报全国的急信,转而打算等到将朱元璋下葬之后再彻底将消息传出去。
不过显然黄子澄他们这些人,乃至朱允炆都是多想了,或者说他们几人天上就对手中掌握兵权的藩王十分的不信任,也对大明现在的藩王分封制度有极大地不满和不赞同。
进而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各路藩王心有不轨,完全没有想过藩王们自己是什么想法,一心将他们的自主感官带入到了各路藩王的身上,强行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放在朱棣,朱权等人的头上。
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主观判断,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称职的朝臣所应当具备的。
但无奈这三个太子幕僚本身便是对藩王制度有不小的恶感,再加上朱允炆本身的态度,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甚至就连黄子澄,方孝孺这两人连很多藩王的面,如朱棣,朱权等人都是一次也没有见过,交道都没有打过,便武断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当然了,这里面要是没有朱允炆的赞同,纵使三人再怎么去想也是无济于事。
反正说白了,就是从最高处,大明已定下的二世皇帝朱允炆,到他的智囊团体为止,全都是坚决的反对封王封地制度,更加反对封王手中掌握最重要的兵权。
现在燕王朱棣手里八万三山护卫,这还不包括朱棣燕王府本身戍卒;宁王朱权手中有近十万的护卫,不过其中更多肩负的是防御努尔干都司边界的责任,和完全由朱棣掌握的三山护卫还是有些差距的。
可朵颜三部却是受宁王朱权直辖,这一点五从更改,而且还是朱元璋在世之时亲自下的命令。
虽然本意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方位努尔干都司,能在大明和瓦剌部,鞑靼部中间多出一层屏障,也好尽可能的减少大明兵力的损耗。
可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这三部是听从朱权的命令,虽然在朱元璋殡天之后这命令还是否有效尚未可知,但也不容小觑。
不过相较于手中表面上掌握兵权最多的宁王朱权而言,朱允炆,黄子澄他们最忌惮的仍然是燕王朱棣。
这位在大明北地边疆有赫赫威名的亲王殿下,曾经带领军卒几出北地长城,纵深进入蒙古草原打击敌人,有效地防备大明边关威胁,也狠狠的教训了多次蒙元人。
更是有两次规模不小的北伐之战,其一收降了北元乃尔不花等人,何其麾下原属于北元朝廷嫡系皇族护卫的三万人吗
其二更是带领大军俘虏了瓦剌部大将,攻破了北地草原重城兀良哈秃城,收缴战利品之多数不胜数,为大明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严。
所以在整个北地长城边关的防线上,尤其是这几年大明勋贵武将内调,边关只是交由各部司职守将负责,真正能够指挥他们的也就是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了。
又因为朱棣接二连三的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北地边军的士气,也让他自己在边军心中树立起了不小的人望。
说句假如,朱棣真的有什么不臣之心,尤其是在获悉自己父皇殡天消息之后,真要是举兵谋反打算画地自立。
那恐怕整个北地边关守卒有七八成都会积极相应,最起码也是不愿和朱棣开战的选择。
这就是朱棣在北地的影响力,也和朝廷对于边军控制力这几年日渐薄弱的原因有不小的关系。
所以这fēng suǒ xiāo息,乃至不准许诸王入境奔丧,都是为了以防藩王,乃至明说了,就是为了防止朱棣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
不过京城的急信骑使不派出去,可不代表其他人就真的不知道消息了。
各路行商等等,很多都是藩王麾下的商队,为了给王府开创收入等等,间接地也是为王府打探各地消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