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亦没路,兵败如山倒。
纵使潘忠指挥有度调动有方,可依然架不住眼下的败局已经注定了,哪怕他嗓子都喊得嘶哑了,却也是回天乏术有心无力。
自己的亲卫虽然还坚持的守护在自己身边,可是普通的士卒们却顶不住这巨大的压力和被燕军奋不顾死的冲杀。
本来遭遇了埋伏,这心理上就承受了极大地打击,惊慌失策之下,原本的战力能发挥出十之二三都已经是很不错的。
可朱棣统兵多年,自然知道要做到彻底击溃敌人的反抗之心,不能有丝毫侥幸的心里和懈怠,不然等到朝廷大军缓过气来,拿到没的可就是朱棣手下的燕军了。
所以哪怕是天下精锐的京营将士,在这种情况下也和普通的士卒没什么区别,只是他们反应的更快罢了。
而朱棣恰恰就是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紧紧的咬住了,不给一丝一毫的喘息功夫,哪怕是受到的损失比原来预计的要大,朱棣也得咬紧牙关死命的撑下去。
不然这一场埋伏之战打到最后,如果因为没有盯死了敌军的喘息时间,反而让朝廷大军站住了跟脚和燕军杀的有来有回,那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明知道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潘忠铁青着脸无可奈何,只能在亲卫的护送下也向着后方撤退离开。
如果他再坚持不走的话,那四周早就盯了他很久,垂涎三尺的燕军士卒可能就完成了包围网,到时候指不定就被谁给抓去到燕王朱棣面前领了功劳,那才是为将者最丢人的事情。
朝廷大军整体处于了溃败状态,虽然最后放的士卒甚至都没有见到敌人的身影,可是他们的大部已经被击溃了战意和战心。
哪怕是后面这些人还可一战,可是兵败如山倒说的不是玩笑话,裹挟的力量不可小觑,这些人怎么可能挡得住倍数于己方的溃兵,早在第一波败退的士卒后撤之时,他们就已经被连带着一起仓皇撤退了。
而原本任务是腰斩敌军的谭渊部,也收缩了攻势,免得敌人撤退的时候他们阻挡的狠了,这些溃兵狗急跳墙拼死一战,那才是最不划算的。
现在敌人败退已是定局,谭渊与其不要命的阻挡,还不如保留好自身的力量和燕军大部一起追杀敌军呢,那样的斩获可比自己这里无谓的阻拦要多的多……
潘忠的人在前面跑,浩浩荡荡连绵不绝,四万大军虽然被朱棣埋伏之下斩杀了不少,可这些也都是人,不是木头,会站在那里让人砍。
就算朱棣手下人再怎么拼杀,也绝对不可能将这四万大军都给杀了个精光的,不然现在他们追的又是什么人。
潘忠既然溃败了,按照朱棣原本的意思是这一夜战事基本上就可以完结了,追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反正一晚上两次大胜的收获已经不小,没有必要再多出无谓的损失。
可谁知道这一追不要紧,朱棣是越追越来劲,浑身上下充满了战意,一时间心潮澎湃不能自己,从他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要斩杀潘忠,拿下莫州。
如此反复,再加上眼前局势实在是有利的不行,沿路追杀下去,朱棣根本就没来的及细算。
可是从他手下一个个将官被派出去看守俘虏就足以说明一切,原本潘忠带出来的四万大军,在路上被朱棣埋伏斩杀了数千人,而随后的追杀俘虏更是大头,导致现在还在溃逃的朝廷士卒也不过只有两万出头一点了,剩下没死的全都成了燕军的俘虏。
此时潘忠在亲卫的护送下也是狼狈不已,不过前面不远就是莫州大营了,看着寨门和箭塔,潘忠心里算是松了口气,送算是有了喘息的时候,营寨里还有两万士卒,完全可以做到阻挡燕军。
可还没等潘忠高兴多久,身后却突然传来阵阵惨烈的厮杀声喊叫声,这让潘忠瞬间脸色难看了很多,甚至身体上还有些颤抖。
知道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追击的燕军居然一点停歇的意思都没有,到现在还死咬着他们不放,如此下去麻烦可就大了。
潘忠手下这些溃兵见到己方营寨,这第一想法必然是要冲进去避难的。
想法没错,可眼下的局势又问题啊,溃兵到底有多少,这暮色深沉,哪怕是中秋月圆也根本就看不清楚。
如此多的溃兵冲击没有防备的营寨,这简直是给敌人做了帮手,甚至潘忠都可以预见,燕军完全不用出手,只需要这么一直的追下去,那么溃兵心理崩溃的逃命意识,必然会将挡在眼前的阻碍给毫不留情的清除掉。
而留守营寨的两万士卒不集结还好,如果集结成阵的话,双方瞬间碰撞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后果,潘忠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还好,最坏的事情没有发生,毕竟这溃兵能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