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将目标定在了大同府,那么朱棣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虽然他的本意并不是要在大同和李景隆决一死战,甚至连大同本身都不在朱棣的战略目标当中,此地虽然有一个代王朱桂,可朱棣却没有打算去救这个皇弟,因为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以朱棣现在的底蕴还根本不足以承担得起。
所以他只是动一动而已,目标定在了大同,可谁也没说一定要攻克大同府啊,这一切不过是要做戏给李景隆看罢了,目的无非就是想要将李景隆给从德州引出来到大同这边。
反正朱棣的意思就是李景隆不要一直在德州发展壮大就好,至于将他引到什么地方去,其实都不算怎么重要。
至于为什么选择大同府,这不是离着北平不远吗,而且还足够重要,是李景隆不情愿也不得不来的一处地方,正好完美的呼应朱棣的计划。
虽然说是演戏成分居多,可做戏也要做全套,太假了人家一看就被戳穿不成效果,太真的话朱棣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后果,那就需要考验这份演技了。
而此次的主演第一人是李景隆,第一配角就是朱棣自己了。
只不过这场戏的前半段只有配角来主演,等到主角到场了之后,配角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至于主角能够演成什么样子,这可就要看之前配角给他提供给了怎样的条件了……
因此,朱棣打算调集朵颜三卫并自己手下全部的骑兵,再加上三万精锐的步卒,凑够十万大军向大同府开进,务必要做到真实,让大同府的守将见到燕军的军容就吓得胆战心惊向朝廷请援……
然而朱棣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开拔,引诱李景隆还没有见到成效,却是先白白得了一个广昌。
原本按照朱棣的剧本走,大军从紫荆关出,到广昌城前必然要有一战,而且朱棣都盘算好了,这一战必须要打出气势打出震慑效果,这样才能够让大同府的守军心惊,才能够给李景隆那家伙足够的警示。
可万万没想到,朱棣这边刚出紫荆关,还没到广昌城前扎营呢,就被广昌守将杨宗的一份降书给打乱了阵脚。
原本既定是要作为震慑之用的广昌,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
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可怎么也是不及真刀真qiāng鲜血飞溅人头滚滚来的真实,来的更加令人震撼。
那最开始的计划不能行了,朱棣就必须要有另一份可行的方案,这大同府就算是不想真的打,却也一定要狠狠的做过一场了啊。
从广昌一路前行,朱棣想好了,等到兵临大同镇城下的时候,他要做一场由人命填充的戏,来添补之前广昌所遗漏的部分,这样才能让李景隆更加的警惕从而加快他行军的进程……
自从朱棣率军出了紫荆关所之后,李景隆就知道自己在德州待不住了,如果他选择对朱棣的行动视若无睹的话,那都不用等到大同被攻陷,他可能就没了这平燕主帅的职位,甚至回到南京城就等着受到责罚吧。
所以在朱棣那边兵不血刃拿下广昌的时候,李景隆就已经率领二十余万朝廷大军开拔出发了,一路北上,他的目标一样也是大同镇。
而且李景隆都想好了,自己兵锋所指之地,如果没有朱棣本阵部曲所在,应当是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
这样李景隆只需要按照朱棣的路线走,一样兵出紫荆关,临广昌奔大同,这样不正好是和大同守军形成了包围的局势吗。
自己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在朱棣的屁股后面堵着,而前面则是城高墙厚兵精将足的大同镇,这样前后夹击双管齐下,朱棣就算是有三头六臂,这一次恐怕也是要大败一场了吧,没准还能直接将朱棣给抓住了也说不定呢。
就这样,想象着自己包围计划的李景隆火急火燎的北上往大同方向而来,毕竟他也怕在朱棣太过生猛,在自己没到之前就将大同镇给拿下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拿什么包围夹击都成了屁话,到时候李景隆就又会面临包围攻城的战事,这让在不久之前攻打北平无果有了心理阴影的他改怎么办啊……
李景隆被朱棣引出来了,而朱棣这边也狠出了一口血,到达大同镇的第二天就组织进攻,而且攻势十分的迅猛,几次之下都差点没有拿下一边的城墙。
不过朱棣很清楚,这大同就是一块是非之地,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鸡肋就是鸡肋,朱棣可没有什么犹豫的想法,该舍弃就是需要舍弃,如果过多的留恋犹豫,这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帅应该有得情绪。
别看他攻打的猛烈,可是最后的底线已然要保持住,就是死活不能真的打下大同镇。
而经过了这一次迅猛的进攻之后,大同守军也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