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散郎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世民和房玄龄惊异的不是陆哲的要求多么苛刻,而是恰恰相反。

    就这?这个要求也太简单了吧。

    同样的念头出现在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脑海里。

    第一点就不说了,其实大唐的法律一直就禁止活人殉葬,只是此时世家势大,中央权力不像明清那么集中,这条法律名存实亡而已。

    李世民和房玄龄很清楚,哪怕今日唐皇再将这条法令正儿八经的强调,其实也跟没说一样。

    其中的尴尬点还是在于中央的实力问题,说实话,其实李唐也是天下最大的世家之一,只不过恰好掌管了天下而已,其影响力很难渗透到地方世家大族。而且但凡用得起大规模活人殉葬的,基本上也就是大唐法律管不了的那帮人,至于那些代表小地主阶级的寒门士族,很少有那个财力,即使有,也是个别人。

    所以,陆哲的第一条要求,最大的受益者应该就是李唐氏的侍女仆从们,原因很简单,李世民亲自下令,其他世家望族阳奉阴违不当回事就算了,但李家的人如果再敢违反,岂不是chì luǒ裸地打太宗的脸?

    而第二条,就更加简单了,本来李世民就要将这曲辕犁马蹄铁尽快推行天下,陆哲提与不提,根本没有区别。

    虽然这两条对于这两位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来说,简直无关痛痒,但是对于陆哲来说,能够尽量让这个野蛮残酷的时代稍微变得好一点,对于他来说也就够了。

    当然,他也不是不想获得士族身份,甚至靠此当官,但是他不过一个童子,都还没有成年,开口求官,未必显得太过于功利了些,而且对于大唐,自己立下如此的大的功劳,一个士族身份,还需要自己亲自去求么,简直是多余的嘱咐。自己若是提了反而显得自己鼠目寸光小家子气,平白浪费了仙人子弟的人设。

    “小郎君年少多慧,又兼一心为国,心怀仁义,真乃国之祥瑞,光是此份心胸,可为大唐第一少年郎尔。老夫代天下之人,谢过小郎君。”说罢,房玄龄对着陆哲,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

    “使不得,使不得,房相欲折煞小子耶?”我擦,别说是一国宰相,就是一个普通的四十多岁的半大老头冲自己跪拜,陆哲都觉得受不起,于是他赶紧上前相搀。

    “房相一心为国,呕心沥血,为天下所敬,哲安敢受房相一礼乎?”花花轿子众人抬,陆哲赶紧扶起房玄龄,然后对着他,郑重其事的拜了下去。

    就当过年了,等会儿磕头领压岁钱吧。再次跪下的陆哲,心中闪过这个颇为有趣的念头。

    奖赏肯定是要有的,有功不赏,陆哲不相信作为一代英主的李世民连这点帝王基本操作都没有。

    果然,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就听见唐太宗气若洪钟的声音。

    “中书舍人何在?”

    “臣李百药,见过官家!”不多时,一个穿着浅绯袍子的官员匆匆过来,跪拜于地。

    “门下:国朝将兴,必生祥瑞,今有陈州少年曰陆哲,年少多慧,屡献奇谋,与国朝有大功,譬兹梁栋,有若盐梅。今封其为朝散郎,特赐银鱼袋,礼部施行。贞观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诺!”

    “哲诚惶诚恐,谢过官家。”听到这封圣旨,陆哲犹如三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郑重其事地对着李世民三跪九拜。

    虽然不知道朝散郎是个什么官职,但是听到御赐银鱼袋的时候,陆哲就知道,自己这个身份,怕是也不算低了。

    李世民看到陆哲行三跪九拜之礼,不由得眼睛发亮,哈哈哈大笑。

    “哈哈哈,陆卿请起,今日朕得见吾大唐第一少年郎,亦是快哉,陆卿何故多礼耶?方才乃是朕代大唐谢卿,陆卿今日救得上皇性命,某为人子,自当好好谢之,来人,摆下御宴,某今日要与玄龄和某大唐第一少年郎共谋一醉。”

    “哈哈哈,玄龄恭贺陛下得此神童,秦甘罗十二为相,朝散郎年方十一,腹怀锦绣,更兼精通奇术,必不使甘罗专美于前,有此可见,我大唐之势,不亚于强秦矣,有此盛景,玄龄为官家贺,玄龄为吾大唐贺。”

    说罢,房玄龄再次躬身跪下,对着李世民行礼,君臣两人俱是哈哈大笑。

    陆哲可能不明白李世民和房玄龄为何如此高兴,原因就出在他的三跪九拜上,理论上来说,被封官之人,只需要跪拜行礼即可,像房玄龄这个级别,像朝散郎这种职位,作个深揖也就罢了。

    但是三跪九拜不同,在中国古代,这是最高礼节,所对者,除了天地父母以外,就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人了,所谓的男儿上跪天地,下跪父母,这个跪,就是指的三跪九拜。

    来自后世陆哲怎么知道这里面的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