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文武双七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右揽雀尾——”

    “上皇您稍微慢些,手略微松些,对,正是如此。”

    “太子殿下,右脚稍微下蹲一些。”

    太极宫深处的一块空地处,两老两少,正在打着太极拳,后面还跟着一堆宫女和小黄门。

    正是李渊李承乾祖孙和陆哲孙思邈四人。

    距离上次陆哲与李世民相见之后,这已经是第五天。陆哲一早就被喊进宫中,教李渊和李承乾打太极拳,而且皇后也派了女官来学习。

    “哎…..”一套拳教完,看着偌大的广场上,一堆人正集体打着太极拳,如果不是没有喇叭功放,陆哲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某个公园看一帮人晨练。

    看着腰间的银鱼袋,回想起这几日的事情,陆哲甚至觉得有些梦幻。

    当日,陆哲回到任城王府之后,翌日便有小黄门带着圣旨前来。大意就是,封陆哲为翊麾校尉,着其每日入宫,跟药王爷一起,医治上皇之症。

    任城王府上下,自是惊讶无比。

    对于陆哲进宫一趟,就混了个朝散郎回来,裴青奴虽然惊讶,但是听说陆哲救活上皇之后,出身世家的她,倒也没有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只有那御赐银鱼袋,才算是极为不得了的荣耀。

    结果等到第二天,陆哲又被封为翊麾校尉过后,裴青奴方才惊讶异常。

    小小年纪,身兼文武两职,腰佩银鱼袋,这几乎算是五姓七望核心子弟才有的待遇了。她很清楚,这位小先生并非出身大世家,来历神秘的他,甚至有可能连士族都不是,最大的可能无非是吴郡陆氏之后裔,而陆氏,早在南朝时期便没落了,大唐一个稍微有名点的陆氏家族都没有。

    那日,李世民亲口称其为大唐第一神童,麒麟儿等等美号,因为在场的只有李世民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等人,所以也并未流传到宫外。

    所以,总体来说,裴青奴对于陆哲能在区区两日之内,就能获得李世民如此青眼有加,身兼文武两职,获赐银鱼袋,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惊讶,立刻写信给远在幽州的任城公主,表示公主果然好眼力,投资对了人,此子未来,怕是不可限量。

    本来陆哲接到圣旨的时候,还有些高兴,可是问了下裴青奴,心都凉了。

    无论是朝散郎还是翊麾校尉,都是从七品上的散阶,有点类似后世的转正定级,大学生毕业之后转正定级,变成干部身份一样{现在已经取消}。有衔无职,也没有俸禄。算是很多勋贵子弟的一个标配吧,很多勋贵子弟,一生下来就会封为xx校尉一样。

    按照裴青奴的说法来看,陆哲身上这两个散阶,放在同龄人当中,还算是比较高的,很多勋贵子弟,还是宣节校尉或者仕林郎呢。

    “小先生莫看轻这朝散郎,便是前日那杨家郎君名为弘之者,亦不过是朝散郎尔。”看着陆哲有些意兴阑珊,裴青奴出言安慰道。“况且小郎君身配银鱼袋,五品官方可佩戴,而且亦不是都有此殊荣,可见官家对小先生圣眷之隆。”

    陆哲当然有些不爽,按说自己献上了曲辕犁和马蹄跌这种可以改变大唐国力的东西,按说封个爵位都不为过吧,结果只封了一个小小的朝散郎,后来补了一个翊麾校尉也不过是为了进入太子府充当太子舍人的标配罢了。

    这李二,有这么对待知识分子的吗?陆哲有些想不通。

    其实是陆哲想错了,古代的爵位哪里有那么好封的,那些动不动白衣上书就变成什么侯爷啊,大将军啊,根本就是后世影视和作品的杜撰,封爵和封官哪有那么容易。

    十一二岁的朝散郎,哪怕是放在勋贵人家,也算是极为少见的了。要知道,这可是初唐,相较于盛唐时期勋贵多如牛毛的情况,他这个朝散郎的含金量可算是极高。

    举个栗子,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神童王勃,十四岁金殿对策,唐高宗一见大喜,也是称其为国之祥瑞,再加上王勃本身也是世家背景,祖父皆有功名,也才封了他一个朝散郎,还没有银鱼袋。

    王勃有多厉害,一篇滕王阁序让后世多少中学生头疼,据说他当时也写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在加上李治当时要搞面子工程,才给了他一个朝散郎。

    所以,陆哲这个朝散郎,在时人看来,其实也算是极重的赏赐了,虽然李世民也知道,一个朝散郎对于天下三成之粮和三成之马来说,还是很轻,但是介于陆哲的岁数,李世民也准备观察几年后,委以重任,甚至是想要让李承乾来重用赏赐他。

    要知道,普通的进士出身,授官也就八九品而已,差不多到地方当县尉,按部就班的混个七八年,才能当上七品或者从七品的县令。陆哲这个从七品上的朝散郎和翊麾校尉,在唐初,别说他是黑户,就算是一般的寒门士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