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37章 红火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鹏县,大荒村。

    林苏苏和吴凤娇这半个月的日子,很忙,但却很快乐。吴凤娇的凉粉生意做起来了,越做越红火。

    有时候,人的运气来了,怎么也挡不住。

    吴凤娇听从了林苏苏的建议,去镇上卖了一次凉粉后,吴凤娇的凉粉,在镇上渐渐有了一点名气。

    吴凤娇家的凉粉价廉物美,又有“海市风味”的噱头,没多久,就在六合镇上掀起了一阵风潮。

    没吃过吴凤娇家凉粉的人,在六合镇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见多识广。在熟客曲大军的带动下,六合镇上有不少人,都光顾过吴凤娇的凉粉摊子。

    大热的天,能吃上一碗凉飕飕的吴凤娇家凉粉,成了曲大军他们最喜欢的一件事。

    一开始,吴凤娇只是在镇上有大集市的时候,才会做了凉粉去镇上卖。

    从十天前开始,吴凤娇每天都会做上一大锅凉粉,调配好一大盆酱汁,和林苏苏一起,去纺织厂门口摆上个把小时的摊。

    说起来,吴凤娇去纺织厂门口摆摊,还是曲大军的主意。

    曲大军就是林苏苏她们第一次卖凉粉时,遇上的第一个客人。

    曲大军他爸曲长庚,是纺织厂的厂长。曲大军夫妻俩和曲长庚夫妇,都是纺织厂的职工。

    这年月,和厂领导家没点关系,是不能跑到厂子门口摆摊的。因为曲大军的关系,吴凤娇在纺织厂门口摆摊,才没被纺织厂的门卫驱赶。

    六合镇纺织厂,是六合镇上最大的企业。国营的,里面有三百多个工人。

    纺织厂工人的工资,在六合镇上是出了名的高。听说,曲大军他爸曲长庚,每个月的工资,比六合镇的镇长黄卫东还要高出十几块。

    纺织厂的工人福利很好,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加上奖金,最少也有一百四五十块钱。

    曲大军从小到大,唯一的爱好,就是吃口美味。

    曲大军不仅爱吃,还擅长做吃的。曲大军在外面吃席,觉得哪道菜好吃,回家后会试着做,做上一两次,就能做出差不多的味道。曲大军有这手本事,又有个做厂长的老爹罩着,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六合镇纺织厂后勤部的主任。

    纺织厂油水颇丰的大食堂,就在曲大军的管辖之下。

    曲大军兴致上来的时候,会去大食堂里秀一秀厨艺。

    曲大军是个和气人,在厂里从来不仗着老爹的势看不起人,因此,曲大军在纺织厂,有一大帮说的来的朋友。

    曲大军第一次吃到吴凤娇的凉粉时,就觉得凉粉的酱汁味道非常特别。当时,曲大军还猜过酱汁的配方。可惜,吴凤娇没上当。

    来镇上摆摊之前,林苏苏就给吴凤娇灌输过“秘方”的重要性。吴凤娇再没见识,也不会在大街上,把自己赖以赚钱的酱汁配方给嚷嚷出去。

    曲大军回家后,想起吴凤娇家凉粉的美味,心痒痒的,试着调配起酱汁来,可惜,曲大军试了好多次,一次都没有成功。

    曲大军这人有个怪毛病,一样菜式,他做不出原味之前,他每天都要去尝一尝。尝完味道后,曲大军再琢磨琢磨,才睡的着觉。

    吴凤娇家的凉粉酱汁味儿,曲大军试了几次,都和原味相差甚远。

    吴凤娇的凉粉摊子,只有大集市才会开。曲大军没能调出凉粉的酱汁味,又吃不到原味的凉粉,他的心,甭提有多焦躁了。要不是上次的集市,曲大军忘记了问吴凤娇家住哪个村,曲大军简直想请假上吴凤娇家吃凉粉去了。

    六合镇的大集,逢五逢十才会开。

    曲大军知道,吴凤娇应该不是六合镇上的人,做为一个六合镇上土生土长的地头蛇,曲大军不说认识六合镇上的所有居民,也能认出七七八八的。

    连着几天,六合镇都没集。

    尽管如此,曲大军每天都去街上晃几圈,就为了看看吴凤娇祖孙俩的凉粉摊子有没有出摊。凉粉没吃到嘴,曲大军的心里抓心绕肺般的难受,睡觉都不香。

    曲大军在纺织厂是出了名的“爱吃”和“会吃”。

    曲大军吃不到凉粉,却不妨碍他和周围的人吹牛。

    有了曲大军的大力宣传,纺织厂的一部分工人,还没吃到吴凤娇家的凉粉,就已经对曲大军说的“美味”凉粉,起了好奇之心。

    吃货曲大军都觉得好吃的凉粉,肯定也要来一碗尝尝啊!

    吴凤娇第二次出摊,做的凉粉,比上个集市要多出一倍。装凉粉的碗和勺子,吴凤娇也带多了几个。

    吴凤娇和林苏苏和上次一样,一大早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