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7章 装备公司的双99%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宋江明走了之后,李河川终于舒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样,他同样也给焦煤集团伸出了橄榄枝。

    至于对方怎么想,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了,如今只有先做好手头的事情才是正途。

    正想着,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范一明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李河川一愣,连忙站起身来,将他让到了客座沙发上,他也陪着坐下。

    对这位原长林煤业的总经理,现如今矿海智能装备的总经理,他给予了足够的尊敬。

    范一明从毕业时就励志做一个改变煤矿行业的人,前半生都扑在了设备研发上,只是资本的力量太过强大,硬生生的将他从研发狂掰弯成了商人。

    是李河川,又将他掰直了。

    “恭喜李总,又拿下大单子了。”范一明知道了原太特钢的事情,心中也十分高兴。

    别人都说科技研发公司是吞金兽,可李河川一出手,就给装备公司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

    李河川微笑着说道:“都说员工们夜以继日,产品研发才一日千里,咱们才有了和原太特钢谈判的资格。”

    范一明呵呵一笑,说道:“说来惭愧,我主持长林煤业工作的时候,头几年还是在装备公司倾注了一定的心血的,可惜研发进度却一直不理想,两年的时间才推进到70%左右,没想到到了李总旗下,不到一个月,竟然研发成功了。”

    “不是还差一点吗?”李河川疑问道。早上的时候他还看了一眼,采煤机和液压支柱的研发进度都卡在了99%,还没有完全完成。

    范一明神秘地一笑,说道:“李总,你跟我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李河川心中纳闷,看范一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和他一起走向矿海智能装备公司。

    距离不远,不到五分钟,两人进入了装备公司。

    矿海智能装备公司不是生产车间,因此,它的左侧是两层的研发楼,右侧则是高大二十米的巨大钢框架构成的实物区。

    从远处看,装备公司就像一个大灯泡,研发区就是灯泡的电路板所在,而实物区则是灯泡的圆球。

    两人走进研发区,一路上,不断有员工和他们打招呼。

    李河川看的出来,每一名员工都是自信心挂在脸上、精神饱满、行动也很快捷,显然效率也很高。

    这应该就是系统的力量。

    范一明微微一笑,说道:“自从李总给员工们增资后,他们全都主动加班,有的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想让产品早一点问世。当然了,我已经严肃批评了他们,可有的还偷偷加班,你说如果之前他们如此敬业,我还用从长林离开?真是气死人了。”

    他说这话时,脸上是笑容,神态也很轻松,不可能被气着的。

    李河川走进研发调度室,对范一明说道:“范总,我想你们在长林,产品可能就研发不出来了。我李河川别的本事没有,但有一颗坚决支持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决心!”

    范一明一愣,想起李河川不遗余力地拿下装备公司,又将矿海煤业的利润的一大半投入进来,这样的企业老板,还真的不多见。

    换做其他企业,即便是神煤公司这样的龙头老大,顶多也就是投入净利润的2%。

    实体业,也就一两家做手机的,科技投入强度能达到20%以上。

    相比之下,李河川对科技的投入,真的可以叫做不遗余力。

    想到了这里,范一明的眼角有些湿润了。他连忙转移话题,指着调度室的大屏幕,说道:“采高8米的滚筒采煤机,完全国产化的设计理念,经过数十次各种工况下的模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研发已经完成。45号合金钢自适应性液压支柱,研发已完成,并完成了产品试制作。”

    李河川看向巨大屏幕上的3D模拟图,心中也是激动,只不过剩余的1%到底怎么回事?

    这时,两位研发组组长走了上来。

    a组组长赵继科,率领18名研发人员,设计了滚筒采煤机。

    b组组长钱如海,率领16名研发人员,完成了液压支柱的设计。

    两人走到李河川跟前,还特意整理了一下工装。

    赵继科说道:“李总,我们不辱使命,完成了产品设计,不过还差最后一步……”

    范一明一愣,他在温泉酒店时就接到这两人报喜,说是完成了设计,怎么到了李河川这里,还差最后一步?

    他可是拍着胸脯对李河川说产品已经设计完毕了,这两人不是打他脸吗?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