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旧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每次杨旭出门打仗,家里人都要担心一番,这次照样在二门守候,见丈夫回来了,一片欢腾声。不过后面有进来一个五十多岁年龄的人,虽然一身便服,但是行止之间官派十足,张月菀身为女主人,自然上前和杨旭一起招呼胡聘之,杨旭在一旁介绍,“这是陕西布政使景伊先生。”指着张月菀说道:“这是拙荆。”

    景伊是胡聘之的号,苏凌筱和林霜不知道,但是家学出身的张月菀跟着杨旭,当然要掌握官场人员的称谓。当即跪下叩头,“拜见胡大人!”后面陆续跪下一排。

    胡聘之虚扶一下,“不用多礼,都起来吧!”看着张月菀说道:“听鸣鹤说,你是你伯父养大的,而令伯父尚居家中,老夫受你夫君的恩惠颇多,所以特来拜访一下。”

    张月菀微笑着前面引路,“刚巧伯父正在堂内吃茶,请大人随我来吧。”杨旭也在旁边跟着。

    进了厅堂,张伯芳正坐在椅子上饮茶,见来了人,抬头看了一眼。杨旭本来以为张伯芳得起身见客,没想到胡聘之比张伯芳更热情,惊讶的喊道:“可是朱先生当面?”

    忽如其来的一个称呼,张伯芳的身子明显的震了一下,张月菀和杨旭也是一脑袋雾水,“你是?”

    见张伯芳不认识自己,胡聘之并无见怪,拱手一揖,“同治七年,我也是侥幸考取翰林院编修,常入宫查考,几次遇见先生。”

    遇到熟人,张伯芳一脸的高兴,“了不得啊,同治七年的编修,现在都是地方大员了吧?”杨旭赶紧插话介绍,“这位是陕西布政使胡大人。”

    胡聘之又一拱手,“在下胡聘之!”

    张伯芳从椅子上站起来,拱手还礼,“那不是曾经的山西布政使?老朽眼拙了,十三年了,自从出宫以来,从未遇到熟人,今日老朽高兴,如不嫌弃,喝杯水酒如何?”

    胡聘之大笑,“那正是求之不得。”开始是杨旭跑腿的时候了,赶紧叫人叫一桌席面过来。

    举杯交错之间,胡聘之对杨旭一个劲的夸赞,说张家找到一个好女婿,治理地方颇有心得,实乃良臣干将。胡聘之从乡宁到平阳这一路,对杨旭非常欣赏。以前只认为其纸上谈兵的能力出众,与胡聘之谈论国家大局,现在看到地方治理和平靖安民的能力,胡聘之真想把杨旭带走,陕西自打回乱之后,地方就不稳,一个能上马打仗,下马治民的能吏相当重要。但是杨旭不愿意过去,胡聘之也不好强求。

    自打左宗棠的湘军散去,陕西只剩下绿营,陕西的绿营齐备,但是齐备不等于能打仗,军官多是世袭的位置,有道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在平阳几乎待了三天,胡聘之还得赶着上任,杨旭第二天一早送别,见胡聘之上了马车,杨旭两步跨做一步,将一方打包好的银子共五百两塞进了车里。

    胡聘之脸色一黑,“我原本以为你与其他官吏不同,其身正,看来老夫还真看走眼了。”

    杨旭不慌不忙的解释,“老大人呢!这些都是剿匪搜上来的银子,你老也是功臣之一啊,不光是你,下面人人有赏,有功不赏,不是我治军的准则。再者,我可是把您当成自家长辈,长辈远行,晚辈不送点盘缠,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称作尊敬师长,胡叔,愿意接纳侄子的孝心吗?”

    胡聘之哭笑不得,指着杨旭说道:“你这张嘴啊,真能掰扯,我是服了你,”摆摆手说道:“行吧,我认你这个侄子了,不过身为我胡聘之的侄子,你要搞些歪门邪道,小心我实行家法。”胡聘之挺看重杨旭的,聪明伶俐,即会做人也能做事,这个决定自己也不反感。

    马车外的护卫师爷,杨旭也没放过,趁着胡聘之放下车帘,护卫每人十两,师爷五十两银子的“盘缠”。口呼,“照看好胡叔叔,拜托了!”

    这次出征从贼窝里搜出五千多两银子,一百多石粮食,加上事前征缴的剿匪银子和太平、浮山两县缴纳的钱粮,一共九千四百两,除去花费和标营的奖励,最后的六千两入了杨旭的口袋,虽说买马匹是自己事先垫付的银子,但是由府衙的欠账签押在手,收税后肯定拨下来。薅国家的羊毛,杨旭颇为理直气壮。

    打完仗就该报功了,师爷纪邕把事情的经过叙写了一遍,杨旭拿过去看了一眼,乐了。公文上说杨旭接到巡抚衙门命令后,殚精竭虑,操练士兵,然后布防匪区,与匪徒打了半个月有余,终于不负众望,胜利而归。洋洋洒洒一万多字,杨旭看了颇为脸红,真要是这样,自己也佩服自己。读书人真能扯蛋,如果上次救援吉县那次,纪邕来写,那功劳,绝对给杨旭个布政使都不怨。巡抚衙门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底下的做法,都是相互之间糊弄,最后把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扔给朝廷罢了。至于海龙寨的战事,直接就是击溃敌军,追击几十公里,贼溃逃遗失,不知所踪。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