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一章 有滋有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混账县令”的字头媒婆是不敢说的,把大体的意思给杨旭做了通禀,杨旭苦笑了两下,跪就跪吧,为了娶个老婆跪一会,比后世买房买车轻松多了。

    这就有了杨旭在张家门前下跪的场景,周围聚集了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见过草民给县老爷下跪的,没见过县老爷在一家门前长跪不起的场景,都是纷纷传扬这家门第不低啊,七嘴八舌的打听是户什么人家,这么牛!

    张家的管家看围堵在门前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即使杨县令拉的下脸来,这张家还得要面子呢!张伯芳让下人把杨旭拉进门里,再让下跪就没了道理,按照过去读书人的传统习性,下跪可就是代表臣服,代表了一定意义上的屈从,其中不乏侮辱性的含义,不过这些东西对于杨旭来说都是牛嚼牡丹,这家伙压根没这个概念,张伯芳也没想到一个县令如此的没脸没皮,本来想出的难题,在别人的眼里却不是件事,犹如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由管家带到正厅里面喝茶,张伯芳一脸老神在在的模样,连正眼都没有一个,杨旭赶紧上前居礼,门外都跪过啦,这里拜见长辈当然也是少不了磕头。脸都丢过一次了第二次也就没有心理障碍,“晚辈杨旭给长辈磕头了。”行大礼拜倒在张伯芳脚下,仿若未闻,张伯芳依旧神游的模样。

    一会的功夫的膝盖又开始酸疼,幸好是在深秋,下身穿的多了一些,但是老这么跪着也不是个事,正想着听闻内室一阵脚步声传来,还未抬头相看,就听到一声清脆的叫声。

    “侄女给大伯请安了!”

    张伯芳似乎回神的样子,“免了!这么早就来给我请安啊?”

    张月菀瞟了一眼地上的杨旭,抬眼说道:“侄女不是想伯父了嘛!对了,伯父你感觉身子怎么样?最近天气愈发凉了,你的咳嗽好些没有?”

    “好多了,最近没怎么咳?”

    张月菀踢了一下地上的杨旭,“这还是你的功劳呢,你那药还有嘛?伯父的病要是留下病根就不好了。”

    杨旭张着笑脸,“有,都是宅子里呢!”

    “赶紧拿过来吧,也算你一份孝心!”张月菀剜了杨旭一眼。

    杨旭也不是傻子,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对着张伯芳拱了拱手说道:“晚辈家里有些备药,一时心急忘了拿过来,您老稍等片刻,晚辈过去一趟,再回来听您老人家的教诲!”

    张伯芳眯着眼睛,看了看侄女又看了看杨旭,轻轻的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都说女大不中留啊!这老话在理!”对着杨旭一摆手,“去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媒人的专长了,“三媒六聘”又叫“三书六礼”!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分为纳礼、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这续续总总得下来几个月是有的。

    侯家宅子这几天颇不平静,而且像一个炸雷一般打扰了侯家老爷子的清修,没想到自己票号银子被劫的事情出现了转折。十天前侯奎从平阳意外查到当初主使劫掠蔚泰厚票号银子的不是什么劳什子山匪而是给自个看病,救自个一命的那个小年轻。侯荫昌大感惊诧,银子倒是没什么,自己的命怎么着不值那十万两银子,混迹商行五十年从手上流过了千万两的银子,区区十万两还真没进老爷子的法眼,不过是没想到这小子本事不小胆子也不一般的大,但是对于侯奎的处理,逼着交出十二万两银子的事情,侯荫昌觉得做的下乘了些,但是侯荫昌骨子里还是商人,觉得下乘的原因不是银子的问题,而是既然已经得罪了人绝不能放虎归山,利用各种手段让这小子归了西才是正道。这样不白不黑的处理,最容易出现后面繁琐的麻烦事。这不已经跳出来个道台,过些日子不知道跳出来什么人呢!

    道台侯家是得敬着,但是也不是说不能得罪的,侯荫昌自己就是正三品的闲职,官场上下的关系,指不定谁畏惧谁呢。侯荫昌觉得侯奎性子不稳,做事丢三落四,不稳妥,本来十万两丢也就丢了,侯荫昌对这个年轻人比较看好,有胆识有魄力,关键一手好医术,指不定什么时间就用上了,那些银子当做培养后备力量的投入。但是既然已经得罪实了,那就把叫什么杨旭的小子,一竿子打死,做不了朋友就决计不能培养出一个敌人来,这件事交给义子侯从杰来办理。

    谁知道侯从杰身子还没动,驻地乡宁的酒楼就来信了,这小崽子已经买了七品县令的实职,而且到任了。这下侯从杰觉得不好办,找父亲商量。侯荫昌也没有好办法,没有实据去办一个县令,杀官就是谋反,不能再让知府何崇涣将人抓起来吧?知府对县令没有直辖的刑事的权利,逮捕一个县令需要报备道台衙门,然后通禀巡抚或者布政使衙门,发公函才行。侯从杰无奈只得去信给平阳知府何崇涣,多打压一下乡宁知县,现在也只能在这方面做文章了。

    杨旭还是老样子,三天一排衙,平时去徭役的工地看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