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75章 各奔东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元豪一笑,说道:“这封信模仿我的字迹的确很像,难怪连陛下都给骗了!只可惜,写这封信的人百密一疏,你瞧这信所用之纸,如果我未瞧错的话,应该是中原徽州出产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在我们西夏根本没有,更别说拿来写信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书中交代,李元豪所说之“澄心堂纸”,乃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徽州地区汉族人所产的一种名纸。因其品质卓越,被称为汉民族造纸史上最好的纸。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着称。

    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五十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后唐李煜建堂藏之,取名曰“澄心堂纸”。

    宋代着名绘画家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均取澄心堂纸作。西夏并无此纸。

    王作礼听罢李元豪之言一愣,不知如何回应。此时右谏议大夫丁谓出班道:“李元豪,这有何惊诧,你既然能辩出此等名纸,自可得而用之。”

    李元豪道:“好,如果从纸上还不能分辨真伪,那请看此信上的印鉴。”说着,朝书信落款一指,只见那落款处坠着“李元豪”三字,上盖西夏国印。

    丁谓道:“这有何分别?”李元豪道:“此信按说乃是私人信物,何须加盖西夏国印?再有,我西夏国印每个字里皆有暗纹,而这枚印文字皆稀松平常,确系伪造无疑!”

    宋真宗微微点头,却仍有疑色,李元豪又道:“陛下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拿此前西夏呈给皇上的书表比对,是真是假一瞧便知。”宋真宗“嗯”了一声,呼道:“取西夏国书来!”

    有司领命去办,功夫不大取来西夏国书一本。

    “反信”与国书皆摆在宋真宗面前,宋真宗将两样东西捧在手里仔细分辨西夏国印之不同,这一瞧不打紧,直惊得他目瞪口呆!

    只见西夏国书上的印鉴方正,细看下去,每字笔画间确有暗纹,仿若祥云之状;而反信上的印鉴,形制虽可乱真,却并无暗纹。

    真假已分,宋真宗长舒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又是十分愤怒,当庭宣判狄兴龙、马信无罪,皆官复原职。又命王钦若、寇准一同彻查诬告狄兴龙幕后元凶。李元豪因澄清真相有功,给予厚赏。

    至此,虽然还未查出栽赃陷害者,但终于还了狄兴龙、马信清白之身!

    三日后,汴梁城外“三阶亭”下,狄兴龙、马信、灵玉、田青青、徐天娇、张小宝等人正在说话。只听灵玉问道:“狄大哥,辞官之后有什么打算?”狄兴龙道:“二哥还在秀水寨养伤,我打算去一趟秀水寨。”

    灵玉点了点头,又问马信道:“马大哥,你呢?”马信回道:“前日接到家兄书信,说我娘病了,所以我打算先回马家沟,看看我娘。”灵玉叹道:“这倒应该!”

    田青青面带微笑,问灵玉道:“对了,灵玉,你今后有什么打算?要不,你也和我们去秀水寨如何?我听狄大哥说你正在找你娘,我娘祖籍就在四川青城县,那个地方说是不大,说不定她能知道一二。”

    灵玉闻听心下一动,说道:“这样啊,那倒是该去一趟!可是我现在不能跟你走,我还要回空明山一趟,高康的骨灰还在我这儿呢,我答应他了,总应该说话算数。”

    一旁的张小宝嘿嘿一笑,说道:“灵玉,这有何难的?你将高康的骨灰给我便是,我和徐师姐将它带回空明山不就得了!......呃,徐师姐,你也希望灵玉早点儿找到他娘,对吧?”

    徐天娇狠瞪了张小宝一眼,只对灵玉道:“灵玉,你就放心去吧,我帮你送高康的骨灰。”灵玉喜道:“那就有劳徐师姐和张师兄了!”

    说着,将高康的骨瓷坛交给张小宝,另嘱咐道:“你且向我师父讲明缘由,请他看在高康对石美玉一片痴情的份儿上,准许将他埋在石美玉坟旁。”

    张小宝满口应诺,灵玉又叮嘱了徐天娇几句,叫他看着张小宝切不可暗地里将高康骨灰撒掉。徐天娇点头答应,而后依依不舍与灵玉作别,与张小宝返回空明山。

    送走徐张二人,马信长叹一声,对狄兴龙、灵玉、田青青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弟,灵玉兄弟,青青姑娘,我也该走了!”狄兴龙与马信击掌,说道:“大哥,保重!”马信点头,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狄兴龙目送马信远去,心下万般不是滋味,兄弟二人朝夕相处已情同手足,今日各奔东西,再聚首不知何年何月!

    田青青瞧出狄兴龙心思,上前宽慰道:“狄大哥,山水有重逢,以后你们兄弟还有的是见面的机会!”狄兴龙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也走吧……”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