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91章 冗员之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咚咚咚咚!

    正做着好梦,睡的香甜无比的还玉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睡眼惺忪的打开房门,是家里的吴妈,端着一脸盆温水,桌上还摆着早点。

    “还玉!你怎的还未起床!这都什么时候了!”

    “什……什么时候?爹,您老是不是糊涂了,这天都还没亮呢!”

    昨日被自己女儿气的差点心脏病发作的老徐已经满血复活。

    然而一大早的,又被气的不行。

    “该去上朝了!今日要进宫面圣之事你竟然给忘了?!”

    “上什么朝,你要上朝你去呀,叫上我干啥,女儿早就打听好了的,王浩第一回进宫面圣时,一大早起来,却足足等到快吃中饭才轮到他面圣。”

    心说您老也太精彩了,这种事情,早在前日公里的那个海公公过来传讯时就已经问的很清楚了。

    所谓面圣,不过就是等早朝结束之后,去那个什么殿,跟国家领导人见个面,握个手,听两句赞美而已。

    “唉!那也得与早朝的队伍一道入宫,在殿外等候方才是正理,可千万莫要失了礼节,落人口舌,不然往后在朝中为官会被同僚所不齿的。”

    “又来了又来了。”

    老娘一个女人,即便做了官,按这时代的环境,怎么可能和朝堂上的那些儒子们混在一块。

    “你不要怪爹爹啰嗦,朝堂上的事,爹爹比你知道的多。”

    “爹爹你那是老观念了,现在都已经过时了。”

    “什么老观念!老夫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还能有错!赶紧跟我走!”

    “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嘛,以前可有女子入朝为官的?”

    徐明诚闻言一阵恍惚,这世道真的变了?

    然而不管怎样,想要继续睡个美容觉终究是不可能了,磨磨蹭蹭的梳洗打扮一番,便上了马车打瞌睡去了。

    不出所料,入了皇宫之后还玉就被安排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偏殿之后静静等待。

    就跟王浩第一回入宫面圣时的情况一样,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无穷的等待中。

    朝堂上,皇太弟迁居东宫的日子总算定下来了,定在一月以后某个千年一遇的黄道吉日中,谁也没有异议,老天爷决定的日子,总要给些面子的。

    朝会最后,还顺便提了一下春闱大笔的事情,如往年一样,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关注。

    官二代大多都有自己的晋升门路,靠着父辈们的荫补以及皇帝的恩赏,很容易便能得到一个铁饭碗,不需要太过担心,甚至不需要来参加科考。

    虽说此时的大宋,春闱年年有,然而真正靠读书赚取功名的,往年每次科举,录取人数不过区区十余人,聊胜于无,也就是个象征意义。

    屡试不中者多如牛毛,更有一大批已经连续十六年科举不中的。

    也就是说从大宋立国开始,啥都没干,不是在科举,就是在去科举的路上。

    即便如此,仍是应者如云,尤其是最近一月,京城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试举子,早已经塞满了各个大小客寨。

    十年寒窗,就为了那万里挑一的一个名额,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回科举,可能不用万里挑一了。

    不光来应试的举子们不知道,连朝堂上都很少有人知道这次的科举,赵匡胤准备大放水。

    刻意瞒着,也是不得不为之的难处,大宋自立国以来,多有怀柔政策,大量收纳他国降臣,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机构出现了臃肿的现象。

    机构臃肿,人员重复过剩,工作效率低下不说,还养了大量的蠹虫,空耗国帑,这也就是所谓冗兵冗员的最初雏形了。

    比如拿京中最不起眼的酒案这个衙门来做比方,其作用差不多就是一个国营酿酒厂。

    而且是垄断性质的,按理说,应该是个创收能力极强的单位。

    其实不然,由于机构臃肿,职能部门重复,导致人员大量被闲置,里面坐办公室比干活的人还多。

    更有各种吃拿卡要层层盘剥,最后收上来的一百斤粮食,真正能转化成利润的,不足一半。

    不是一台创收增收的国家机器,变成了一只吞金兽,正在逐渐丧失作为国家专营项目的最初意义。

    除了酒案,其他诸如茶案,铁案,衣粮案也大抵如此。

    大宋立国不久,便有川蜀之地茶农起义zào fǎn,便是对类似国营单位不作为的最好佐证。

    因此,在预备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