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07章 义学春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沈义伦略带一丝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变得神神叨叨的男人,细细品味片刻方才说道。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此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并非夫子所言。”

    “咳咳……应该差不多吧。”

    “另外,君子六艺一说出自《周礼》,王浩,你可曾读过四书五经?”

    沈义伦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这小子说的话虽有那么几分道理。

    却似乎连一些最基本的常理都知之甚少,偶尔蹦出的几句古言,也是尽往子曰上面套,不免让人怀疑连最基本的四书五经都没通读过。

    “晚辈以为,儒学一道,重在学,所谓大道三千,终归通途,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同理,读书也是如此,并非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修堤造路同样也能造福百姓是不是……”

    “哦?听你所言,可是赞同百家争鸣?”

    “应该是万家灯火才对。”

    “恩……”

    沈义伦闻言微微点头,有些不想再继续探讨下去了,因为他觉得这小子的思想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甚至可以说有些危险。

    话语之间,似乎违背了儒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最终理念。

    这小子所追求的,似乎是独立思考,万紫千红的处世观念。

    然而却又很难反驳,因为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这一个个知礼守节,进退有度的学生,很难让人相信是从城外贫户家中走出来的子弟。

    破旧的衣衫与脸上的神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真的是用这种嬉闹唱曲舀湖水这样方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嘛?

    感觉自己心中原先那坚不可摧的思想基石正在一点点的崩塌,甚至开始有些认同他的这些作为。

    “这是沈老刚才路过前面一间教舍时,班上学生所唱歌曲的歌词。”

    趁间隙,王浩把刚刚写就的一纸歌词递给了沈义伦,并不自觉地轻轻哼了出了。

    “奇异恩典,沁入心田。”

    刚哼了两句,更奇异的一幕出现了,先是边上的几个学生跟着哼了起来,并随之迅速的传遍了整个食堂。

    “日月山川,同见。

    也曾气馁,常被试炼。

    信心带领,向前。

    历经困顿,跨过艰险,

    总会再见,晴天。

    你的恩典,铺满天边。

    有些人看得见。”

    至此时,沈义伦方才真切的听清楚了刚才校舍中学生所唱曲子的真正意思,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惭愧。

    “晚辈所为,只是让他们能够记住,这里的每一草每一木,一砖一瓦,每一粒粮食,皆是来自百姓们的善念。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记着家乡的好,记着这片土地的好,记着父母亲人乡亲父老们好。

    让他们相信,这世间有一些东西值得他们去珍惜,去守护。

    并且,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这份善念传递下去。

    守住本心,以浩气还太虚,留丹心报家国,存善念与后世。”

    到此时,这突击考察应该也差不多了,王浩自然知道沈相的来意。

    除了已经开始陆续授课的开封府下辖各县中的义学,在周边其他州府,马上会有更多的义学出现。

    这也是朝廷将要向天下各州县推广义学的一个信号。

    因此,这政事堂自然也是要来人到这个义学总部先来考察一番的。

    临走前,王浩与学校几位主要负责人把沈相送到了山下,老头将一份政事堂颁发的官牒递到了王浩手中,以此正式确实五里坡义学的领头羊地位。

    可派相关人员前往各地义学,负统筹,巡访指导之职。

    “老师,此事可期否?”

    回来的路上,高文俊一脸兴奋的说道。

    “成了!”

    王浩打了个响指。

    “太好了,学生这就写信去杭州,让烨霖他们准备一下,速速启程。”

    “你这想法是极好的,大概能凑出多少人过来?”

    “少则数十,皆是青年才俊!”

    高文俊信心满满,按照他的想法,效仿杭州那边的扩展模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