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13章 各自等待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朝堂中又开始扯起了牛皮糖,事情再一次陷入了僵局,这难就难在没有切实的物证呀。

    疑犯容易找,甚至随便从街上扯个流浪汉过来,就能客窜一下疑犯。

    然而若要拿出切实有用的物证出来,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即便是假物证,至少也需要里应外合才有可能办到。

    定罪断案,讲究一个人证物证俱在,即便是冤假错案也是一样。

    那么物证到底有没有?答案是:有!

    就埋在晋王府后院内,只是要去挖出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反对这样做。

    领个所谓的疑犯出来,随便往那一指,便在王府内大兴土木,这显然是践踏皇家威严的做法。

    为晋王府后院挖个水池,造一架抽水机轮,还能勉强说是关怀兄弟,为他家后院增添颜色。

    但要要在王府后院推墙刨地找寻罪案证据,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朝臣们不会答应,晋王手下的那些死忠们不会答应,天上的妈妈的也不会答应。

    案子到这一步的,似乎陷入了僵局,然而只要到这一步,就已经足够了!

    让百官们知道知道有人把huǒ yào厂bào zhà一案的矛头指向了赵光义,仅仅这一条,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按照之前议定的议程,皇太弟赵光义迁居东宫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

    到那日,再从王府后院挖出点什么东西来,这案情结果就不好说了。

    因此,这几天心中最为焦灼的,其实是赵二本人。

    他已经好些日子没睡过一个好觉了,为了寻找后院那个无故失踪的棋子,几乎撒出了他手中所有的暗中势力。

    甚至不惜动用了从未暴露过的武德司亲从五卫,和亲事六卫的部分人手,以及探事司的大部分亲从。

    这几乎已经是破釜沉舟的做法,能不能最终赢藏住huǒ yào厂一事,都几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另一事已经注定会提前到来。

    迁居东宫之前的月底,是兄长的寿辰,这一日兄长将会前往太庙祭祀祖宗,这一日,也是他晋王的一个机会。

    今日把huǒ yào厂bào zhà及厂中huǒ yào失窃之事抬到明面上来,对他赵光义来说,也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还没确切的查到他头上,那么日后若是这huǒ yào再发生一次大bào zhà,炸死一些花花草草什么的,也就不能全往他头上牵扯。

    到时大事一定,再由自己抓出二次bào zhà的主谋,也就彻底的把自己摘干净了。

    兄弟俩人心中各有打算,明面上的赵大今次既然已经达到知会众文武的目的,也就没必要再硬顶着百官们的非议来一次金殿问审。

    在听取了诸位大臣的各种意见之后,赵匡胤便也很配合的找了个台阶下,只令有司继续严查此案,还自己兄弟一个清白。

    暗地里的赵二自然也乐得如此,时间站在他这一边,大哥需要等,自己说白了也在等,等待最终那一天到来。

    本来会是一场急风骤雨的极大风波就这样子瞬间而息,继续进入了雉伏状态,等待下一轮的爆发。

    今日朝堂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参知政事第三次递交了请求致仕养老的辞呈。

    五十岁还不到的重臣,就此致仕,显然是说不过去了,但这朝堂,显然是没法待了。

    被自己的宝贝女儿狠狠的坑了一回,流言蜚语漫天飞,这脸皮还是要一点的。

    却也不能真的就此放其归家养老,卢大人受打击之后就一直称病在家,三封辞呈也是缓了又缓,其中言词更是只提自己没有管教好家中儿女,心中有愧,但报国之心未泯,显然也是没有去意的。

    因此政事堂最后的议定结果是暂时放任外地去避避风头。

    卸任参知政事一职,出任大名府,官封河东道节度,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单单看这头上的名头,甚至还有所提升,不过就是不在京城朝堂了,说白了就是外放养老去了,与之前外放到洛阳的赵普类似。

    至于新的参知政事人选,政事堂给出了两个人选供赵匡胤选择,李昉与宋琪,皆是朝中老臣,能力与声望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赵老大一看这名单,就有些不开心了,挑来挑去,仍旧给了两个与晋王关系颇近的人选。

    其实他心中早就有了最佳人选,不用想都知道,那个人就是时任礼部判教谕事的徐明诚。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