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37章 岭南瘴气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广州隶属岭南道,所谓岭南,就是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了,自古以来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概括——人烟稀少。

    传说中那里有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毒物——瘴气。

    所谓瘴气,大概就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非常可怕,随时都可能取人性命,因此,向来是发配犯官贼寇的最佳场所,基本上被发配岭南,就等于是领到了一张暴毙卡。

    这大概也是古人们认为岭南这地方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了,数年前潘美率军灭南汉之后,户部递上来的户口统计,诺大一个两广地区,只有户口一十七万。

    尽管自大宋接收岭南地区以来数年间就使那里的户口数暴涨了近一倍。

    这一倍倒不是生出来的,而是南汉数代君主残暴统治的功劳,加之战乱时躲进深山老林的穷苦百姓又重新走出山野,回归正常生活了而已。

    但也足以说明岭南地区的环境恶劣而导致人口稀少。

    历史上有过多次往岭南地区的人口大迁徙,即便这样也没能将那里的人口数量稳定起来。

    造成某一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为战乱,岭南地区自古以来也算是战乱高发地了,这点无需过多解释。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业不发达。

    但凡人口稀少的地方,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业不发达,在古代,没有农业就没有人口,这是至理。

    而造成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也有两个。

    其一,土地贫瘠,雨水稀少,种啥啥不长,这没什么好说的。

    其二,土地太肥沃,雨水太充足,啥都长,而且是疯长,这也会导致农业发展不起来。

    岭南地区就属于后面一种情况,气候炎热,雨水充足,不光农作物,其他各种植物也不分春夏秋冬的全都撒了欢似的疯长。

    加上岭南地区特有地貌,导致开垦良田极为不易,好不容易开垦出一块能中粮食的土地,也需要人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伺候它。

    再加上雨水的过份充足,与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水利基础的薄弱,即便伺候好了,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脸色不好淹上两回,一年就白干了,不但白干,还要损失种子钱,于是老百姓也就越来越穷。

    穷疯了,脾气就会差,不稳定因素随之增加,恶性循环永无止境。

    天气恶劣还导致新生儿存活率低下,不但如此,生活贫穷的百姓,有时甚至会将刚生下来的娃随手丢进水桶里溺死,这也是常有的事。

    “当人们面朝无尽大海扔下第一块木板,不是因为前面有生路,而是因为身后没有活路呀。”

    离目的地越近,天气也渐渐越热,众人的心情,也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

    岭南烟瘴之地对这些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而言,还是有很深的畏惧感的。

    “对未知的恐惧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然而再凶猛的猛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畏缩不前。

    只有我们人类,会在面对绝境的时候,朝着更危险的绝境迈进。

    这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才使我们站在了万千生物的最顶端。”

    “大人所说的向死而生可是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也不尽然,破釜沉舟至死地而后生,至少你能看到前面有一丝生还的希望,而向死而生的前方,则是一片未知的迷茫。

    虽是迷茫艰险,十死无生之举,但最后,驶向无尽深海的人们,仍是带回了生的希望,带回了异国的作物,带回了更高产的稻种,渐渐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商道,才有了如今的海贸。”

    “大人!学生也有向死的勇气,”

    “学生也有!”

    “瘴气何所惧也!”

    有一人跳出拍着胸膛保证,瞬间应者如云。

    “大人,这藿香膏真能治瘴气嘛?”

    也有人紧了紧袖中的那瓶藿香膏,那是临行前护理学院的徐院长发给众人的礼物。

    “那是自然,药到病除……”

    话音刚落,有一人极惊恐的指着船头方向那团越来越近的黑雾喊道。

    “大人!前方有瘴气!”

    方才还在信誓旦旦的人群顷刻间脸色大变,几欲行抱头鼠窜之事。

    王浩闻言亦是大骇,朝着那人所指的方向望去,果见一团淡淡的黑雾,使劲眨了几下眼睛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