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54章 商贾云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至于这一支被大宋水师一锅端掉的半职业化乞丐海盗,倒也无需审判,这个时代不讲人权。

    至于那几个海盗的头头,李茂带着水师将卒上岛清理的时候就已经给直接斩杀干净了。

    因此剩下的这一窝才会毫无反抗意志的被整锅端来了码头。

    剩余的俘虏,直接就由王大司农给发落了,男的壮劳力发配窑厂搬砖,妇孺发配码头工地打杂。

    老幼……老幼这个级别就不太好安排了。

    “在码头边上挑几间仓房出来,老幼妇孺就都安排在那里吧。”

    最后也只能这样安排,还在人数不多,留下来在码头上做做环卫工作。

    “对了,派人去挨个盘问一下,妇孺中有无被拐卖人口。”

    船上一般不会有女人,但也不能保证会有被贩卖人口,尤其是这样的小型海盗窝点,被掳来的妇人肯定也是有的。

    “大人,阮老爷又来求见大人了。”

    “不见了,这些天就不见了,小周出去应付一下。”

    自从水师战船下水,开始四处流浪,搜寻大海中的活物开始,最近这些日子以来,王浩就过起了半隐居的日子。

    不管是鲍知州还是四大家的人,一概回避,至于港口的来往商船以及入广州城的异地行商,也都只是派人好生安顿。

    所以这些天的港口海贸,实际上是处于暂时歇业的停摆状态的。

    四大家的人自然也知道自己将要有所举动,因此这两天来的愈发勤快。

    却只是派一个属下前去应付了事,也无需担心他们会有什么举动,如今的广州府城,除了经常出海巡弋的千把水师,还剩下两千多将卒守卫着港口。

    三千多大宋正规军,加上窑厂那边的千余厢军,在这人口并不茂密的岭南之地而言,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势力了,至少也是绝不用担心有不法之徒会主动上门来闹事的存在。

    军政一把抓的感觉非常好,虽只是一个市舶司的提领,但比起手中人手,就连那知州鲍大人也是望尘莫及的。

    却还远远不够,毕竟那新建起来的港口,到目前为止还是空的。

    靠水师去海上强行拉生意的方法显然也不是长远之计。

    光靠广州府周边各地的行脚商人主动上门也同样是杯水车薪。

    因此,这些天来,王浩一直在等人,确切的说,是在等一群人。一大群人。

    算算日子,应该也是这两天了,广州港码头上即将展开历史性的全新一页篇章。

    当当当又是三下,剥开蟹壳享受美味之前,王浩总是习惯性那起手中的筷子敲几下那隆起的蟹壳。

    用来判定那蟹壳中的膏是否满舱,尽管答案会在下一秒就会揭晓,却总也忍不住去敲几下。

    “大人,下官听说这海蟹不能多吃,容易闹肚子。”

    小方同学对大司农的这个特殊癖好有点不敢苟同,更美味的海鱼不吃,却偏偏喜欢这种东西。

    生在内地的小方以前从没见过这种大螃蟹,心里有些许排斥,也属正常。

    王浩的前世,可是从小就吃这玩意儿长大的,大螃蟹确切的说应该是梭子蟹,是一种中国沿海非常常见的海鲜产品。

    后世时由于过度捕捞,像这样大个的梭子蟹已经不多见了,价格也是普遍较高,因此即使是从小生长在海边,要吃到如此大只却又肥美无比纯天然无污染大螃蟹也是非常难得的。

    既然这里的人们不太喜欢食用这种大螃蟹,那自己也就只好勉为其难的帮大家多吃几只了。

    不过,正如小方同学所说,这海蟹吃多了,会闹肚子,却也是事实,尤其是对经常吃不饱饭,肚子里没啥油水的普通百姓而言,用这大螃蟹来充饥,是会出事的。

    尤记得前世小时候,村里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十天中至少有八天,饭桌上的菜是野生大黄鱼炖咸菜,外加一大碗红膏呛蟹。

    这两样菜吃多了,身上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标记,那就是嘴角永远挂着虚火,那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几乎个个如此。

    那时候的人们哪会想到,曾经贫困户的家常菜,几毛钱一斤,菜场里随处可见,永远被扔在摊子最角落的野生大黄鱼,有一天会成为一道奢侈品。

    还有那红膏呛蟹,每当有渔船入港的时候,去码头上,花两块钱就能提到一大桶用盐糊腌好了的红膏呛蟹回来。

    不过说起这红膏炝蟹,尽管满是童年的味道,相当怀念,在这边却也不敢贸然尝试。

    毕竟这身体已经不是原来的身体,因此这种只拿盐糊泡一下就生食的吃法,还是需要谨慎,不然真拉起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