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一十七章 板甲技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和尚额头上的那个伤疤,就是这么来的,当初大战之时,一支冷箭就那样激射而至,不偏不倚地就钉在了他的额头上。

    像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也就当场殒命了,然后这一回,和尚不但没有倒下,当时就随手一刀砍去箭羽,重新投入战斗,而且越战越勇,如杀神一般在辽人军阵中扎出了一个窟窿。

    这样的情况,不光发生在和尚身上,其他军士身上也大抵如此,更有甚者,身上插着十余支箭矢,却仍然活蹦乱跳大杀四方。

    也正因为如此,那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小,却很是惨烈,但战斗的时间,其实不长。

    这显然是因为辽军看到宋军这一支打不死的铁甲军,很快就崩溃了。

    是役,辽军在不熟悉宋军新兵种的前提下贸然冲阵,被宋军阵斩万余,损失惨重。

    这也几乎是近几年宋辽两国的交战中战损比例最大的一次战役了。

    此役过后,重装步人甲的名声也进一步打响,这支用金钱堆积出出来的重步兵,也势必成为大宋禁军中最有力的一张王牌。

    俩兄弟在军中的地位也日渐稳固,质疑声音也会小上许多了。

    他俩也总算是快要熬过最为凶险的创业期了,以后亲上战场的时候应该也会小上许多了吧?

    王浩并没有说一些什么类似小心保重的话,如何在战场上保命,相信他俩自己最清楚。

    虽然也很替他俩如今这般在战场死生搏命的做法担心,却也只能选择支持,和祝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路,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生死也就置之度外了,军功只能在战场上拿命一刀一qiāng的拼出来。

    这样得来的军功,才是最扎实,最让人服气的军功,靠人际关系攀上去的军功,同样也不是他们需要的那种军功。

    对和尚与小六而言,在顺风顺水地死在床上与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之间,他们绝对会选择后者。

    也因此,这几年来,王浩几乎是每天都在等着他俩的死讯,若有一天,真的等来了这个消息,他也不会例外,因为对他们而言,有一日哪怕是真的战死沙场了,相信他俩也会是含笑而逝的。

    自己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给他俩提供一个最坚实的后盾,最好的装备,最深思熟虑的建议,然后看着他们走向生死战场,看着他们尽情绽放。

    回不回来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就是他们生存的方式,这个时代生存的方式。

    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嘛。

    之后又被俩人领着参观了一回真正的铁甲洪流,一个个都被包裹的跟个铁疙瘩似的,看着的确威武不凡。

    只是由于材料与技术的限制,目前的这种铁甲,无一例外都是由一片片的甲叶编织而成。

    这种铠甲,不但制作繁琐,费时又费力,保养起来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保质期短,若是把这铠甲比做盾,其防护能力,也远远达不到超越茅的穿透力。

    王浩知道历史还曾出现过另外一种防具——板甲。

    高温炉的出现,带动钢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再配合水力锻机的出现,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术发展等等。

    从而奠定了那个时代中铠甲工艺飞跃的基础,使当时板甲成型并获得大发展之时代。

    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

    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于其构成要件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

    板甲技术的出现,给士兵的防护能力带来了质的提升。

    后世的人们普遍认为,14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形势的逆转,与板甲的发明不无关系。

    板甲与英国长弓的对抗,被认为是“盾”超越“矛”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板甲成熟的标志。

    正因如此,板甲也在短时间内取代了原有的铠甲,从而进入全盛时期,也因此而开创了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

    这种盾与茅的较量,一直要等到火绳qiāng的出现,才会被扭转过来。

    因此在王浩看来,在这个时代发明板甲,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火炮的发明。若能为将士们列装上半价,无异于为他们披上了一件真正意义上刀qiāng不入的神兵。

    只是这们技术要想应用开来,谈何容易,它甚至比搞一门火炮出来更难。

    通过这几年的倾力研究,高温炉逐渐成型,但那水力锻机,始终没有任何突破。

    王浩甚至怀疑那水力锻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